第219章 都是被抄书逼出来的(第五更,2200月票加更)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第五更送上,22oo月票的加更,说到做到了,兄弟们还有月票吗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八一中文网www.81zw.com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张这个太子洗马不务正业,好好的东宫差事不去干,非要请假赖在家写了本三字经,然后又办了一个白鹿书院,还写了篇让整个长安都侧目的张氏家规

  现在,他这个白鹿书院山长,又跑来当了书院的历史先生,站在讲台上面,给下面五十个孩子讲上下三千年,今天是第一讲,讲盘古开天辟地

  张讲故事还是挺有水平的,一来故事本来挺有趣,二来他讲的方法也挺新颖独特既有收音机里儿童频道老爷爷讲童话故事的味道,又带着几分单田芳讲隋唐演义的感觉,甚至还刻意的模仿了赵忠祥老师的动物世界

  这种混合后的味道,一年一班的五十个同学表示听的很来劲一个个全都打起精神,竖起耳朵在听,没有一个搞小动作的,也没有一个交头接耳的这并不仅是因为张是给太子洗马的,也不仅是因为张是书院的山长

  全是因为张这种讲课方式太新颖好玩了,他们的先生只知道教他们背书背书还是背书,根本不讲什么意思,只要求他们死记硬背,枯燥的很读错了,还要挨板子

  哪像山长,上历史课讲盘古,讲开天辟地还这么声情并茂,讲的抑扬顿挫的

  今天副山长马周和其它四位先生,也都没上课,全都拿了张椅子坐在教室的后面听课这也是张要求的,以后书院里要定期举行这种听课,老师们一起轮流听某个老师的课,还要做笔记,给出评价,并提出建议

  这也是后世就有的一种教学方式了,为的是帮助教师们改进一些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

  马周原本还觉得给六岁孩童讲历史,完全没必要他们能听的懂吗

  可是现在坐在这里,听着张娓娓道来,而学生们听的聚精会神,马周怀疑自己了原来历史还能这样讲呢,讲的这么有趣张三郎的历史课本,用的不是史记一类的史书,而是用的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课,说中讲历史,倒不如说是在讲历史故事

  一个盘古开天,立即让这些孩童都喜欢上了

  一节课,张只讲了这一个故事,盘古开天中间他还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们举手言虽然有些孩子回答的完全驴唇不对马嘴,可张却没责罚他们,反而对他们提出了鼓励

  时间很快到了,负责书院洒扫的校工按时敲响了钟声,其它三个班自习的孩子立即欢呼着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玩去了

  张也没拖课,他读书时就最讨厌拖课的老师

  收起自己的讲义,张笑着道,“下课!”

  一班的五十个孩子还意犹未尽,十分不舍得的站了起来

  ‘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

  马周拿起自己的椅子,跟在张的身后出门

  “别开生面,没想到你的历史课是这样的,真的很有趣”

  张笑笑,“才启蒙的童子嘛,我不可能去教他们史记,或者春秋、左传我编的这个上下三千年,也只是个历史的普通通俗读物而已,让他们对历史有点了解”

  “虽然我只听了一章,可我感觉的出,你这本三千年和三字经一样都是启蒙好书三郎,你应当请人多抄一些送出去,定能让你名声更高”

  抄书,张对这个时期的这种书籍传播方式真的不太喜欢太慢了,上次抄了千多本,可是请了一大群抄书人过来抄书抄书的成本太高了,这让他又不得不考虑起雕版印刷来

  他甚至都考虑过弄活字印刷了

  但真正把印刷提到准备日程上来时,张才现他还是有些过于乐观了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其实要简单,但却得一块块的刻板,刻板之后都是固定的,因此印一页书就得刻一块板

  如果书的字数多,那么就得刻很多板,保管存放不易,也容易磨损另外刻板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一旦一块板上一个字雕刻错了,那整块板可能都废了,前面的工作都白做了,费工也费板

  因此宋时毕升明了胶泥子活字印刷,后来还从泥活字改良到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等,但活字印刷却一直没有真正普及开来不但宋朝大多是雕板印刷,连明清时都是如此

  活字也一样有许多缺陷,比如每个字都得手工雕刻,费人力又费时间,雕刻活字比雕刻雕刻还费时间另外单个字雕刻,还容易造成各个活字大小不均笔画精细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甚至会出现活字高低不平,印刷时油墨不均等情况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单个活字雕刻印刷,虽然活字能反复利用,但这些字比较呆板,印出来的文章字体没有美感

  而雕版印刷,很多都是请一些书法很好的人写稿,然后才请雕刻师雕刻,这样就使得雕刻的字体是一篇篇的整体其字体更如一篇完整的书法作品,阅读起来感觉很好

  同块雕板上的字,也会高低相同,字体均匀,印刷出来的油墨清晰度等都较高

  张觉得,如果要弄,自己还是先从雕板印刷开始,活字印刷还是没法一步到位的活字印刷术成本确实低,但效果差除非是去印刷一些广告海报,要不然印书用活字,一般人还真不愿意买账毕竟这时代的书较贵,能买的起书的人那都是读书人,要不就是有钱的暴户,谁不想买本印刷精美的书,谁愿意买本粗糙的书

  不过张想要搞雕刻,先就得找几个优秀的雕刻师傅这个其实到也不难,柯八叔公和郑老木匠,都是干了几十年的老木匠这年头的木匠可都是手艺人,一把锤子一把凿子,就能雕刻出各种花纹造型,什么镂刻等等,都不是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神话人物等等都会

  张只要让马周在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上写篇书稿,然后正面和一块有一定厚度的平滑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还能清晰可见

  让八叔公和郑木匠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份都削掉,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汗,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的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这其实跟印章是有些类似的,现在已经有一种拓印技术就是跟拓印碑文类似,先刻印章一样的刻一个大版面,然后蘸墨,依照拓印碑文的方式,把纸铺到版面上印刷,这已经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但这种拓印,还比较简单,印出来的书页,其实是黑底白字,浪费油墨,加工费时

  因此现在主流的方式,还是抄书人工抄,抄的既准确还美观

  但人工抄度就慢了,抄个一本两本,百把十本都不算什么可如果你想抄个一千本一万本,那就非常要命了尤其是那种字数多的,抄一本都不知道要多久,更别提抄上千百本上万本,而且抄写也还有坏处,有的时候难免会有抄错的地方

  拿到抄错的书,可就容易以讹传讹了,不像雕版,每块版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写书稿、雕板,印刷,每一关之前还都会检校查看,错误率很低

  张打算印刷自己的三字经和上下三千年以及张氏家规但光靠抄太慢了,成本也高,请个读书人抄一天书,这工钱可比请几个长工贵多了

  弄雕版印书,这个念头张打算了许久了

  但是具体操作,张还一直有些担忧毕竟这可是个相当厉害的东西,比那什么拓印既方便也成本低了许多,真要弄出来,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也肯定会让许多人给盯上的,原本张一直不敢弄也是这个原因

  现在张身份有了,名也有了,还抱了秦王和太子两条大腿,明着他现在是太子的人,暗里他还是秦王的人,又跟这些世家勋贵都关系不错,加上他现在也刷了不少的名声了,张觉得自己现在要是弄出雕版印刷来,应当不至于被人怼

  反正我也不印其它的,我就印我自己写的书

  等回头印完了三字经三千年,我还可以去找和尚们谈谈合作啊寺庙里的经书,可是和尚们赚钱的一个重要产业,他们雇佣的抄书人也是最多的和尚们的经书很多啊,很多都是大部头,好多卷的,动不动就有几十上百卷

  若是张跟和尚们合作,弄些雕版,大量印刷经书,这是双赢啊和尚们可以大量卖给信男善女们佛经,还能宣扬佛法,而张当然就是赚印刷费了雕刻印刷可是印刷的越多,成本就下降的越低

  一块雕版,若能印他三五千,那就相当赚钱了啊

  想到这,张转头笑嘻嘻的对马周道,“宾王啊,你字写的好,一会帮我写几篇书稿如何”

  马周一下子想到了上次熬夜抄三字经的惨痛经历,面色变的有些不太好看

  “放心,不让你多写,就三字经、张氏家规一样写一篇就好我只有一个要求,得用心写,当成一副传世书法作品去写,若是写的好,到时我给你一贯钱的润笔费!”

  马周苦笑,当成传世书法来写,两篇文近两千个字,你才给我一贯钱润笔,三郎你也太抠了,两个字才一文钱啊你买两个胡姬,可是花了两百贯!

  今天看了下,分类月票榜上还掉了一名,成第七了,新书月票也掉名了,第十三哎,奋斗一月,却是跟月票奖无缘啊但是,就算拿不到奖,我们也要战斗到底,坚持到最后,我不会放弃努力,一百月票依然加更,兄弟们也继续支持啊!(未完待续)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wap.qiuxiaoshuo.com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47975/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