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1o38年-1227年),又称邦泥定国www.81zw.com“邦泥定国”见于西夏使者递给北宋宋仁宗的建国国书:“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此国号可能是党项语直译,意译为“白高国”或“白上国”关于“白高”的涵义,一说白高是指白河上游,源于今四川西北的白水,意指党项族的源地松潘高原;另一说西夏国崇尚白色,以白为尊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佛教王国,主要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回鹘族与吐蕃族等民族在内的国家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国祚189年最后灭于元
西夏是一个佛教王国,兴建大量的佛塔与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学汉法的帝国,立国前积极汉化;虽然夏景宗为了维护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项、吐蕃与回鹘文化,并且创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后,西夏已经由番汉同行转为普遍汉化文学方面以诗歌和谚语为主在艺术方面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丰富的佛教壁画,具有“绿壁画”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乐与舞蹈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吐蕃唐高宗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大唐安置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天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唐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羌非常恐惧四处劫杀的吐蕃军队,向唐玄宗求救,被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安史之乱起后,郭子仪怕这些异族闹事,建议唐代宗将当时在庆州的拓跋朝光部迁至银州(今陕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陕西横山)以东地区(相当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南),这一地区即是南北朝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旧地,当时称为平夏,所以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即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时,党项部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即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广大地
区皆称为拓跋氏的私人领地
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经过2oo多年建设,平夏地区非常富饶,以鄂尔多斯南部地斤泽地区为核心的肥美牧场,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为代表的农业区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粮草,同时鄂尔多斯此时还盛产当时可当货币使用的上好青盐,每年产量可达15ooo斛左右,因此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势力逐步膨胀起来不过一直以来李氏一族野心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诸侯,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赵光义削藩镇的兵权,把李氏亲族一锅端到京城,准备根除西北这一大盘盘踞势力李继捧的族弟名叫李继迁,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无异于蛟龙失水,再无翻盘可能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时认为逃跑的小股匪帮没什么能耐,折腾不起来,但李继迁却很有政治头脑,连娶数位当地豪强的女儿作为妻妾,一下子与地方领成了亲戚,势力渐盛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并占据银州,攻破会州(今甘肃靖远),与宋闹翻;又向辽国“请降”,被契丹人封为夏国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出大军包围灵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军击夏,皆北宋太宗崩后,宋真宗即位,为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oo2年),李继迁率诸部落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商道,截断西域向宋朝的入贡,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影响了宋朝的国防军力建设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射伤,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
李德明即位后,倾力向河西走廊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拓展党项羌族的生存空间,1o19年,李德明选定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都城,改名兴州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则完全是帝王气派
1o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颁布秃令并派大军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瓜、沙、肃数州之地,即今日的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公元1o38年1o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宋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1o44年,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o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完全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此时,西夏总兵力约5o万人
大败宋辽之后,元昊不可一世,日益暴横淫纵,甚至将儿子宁令哥的妻子纳为妃子,1o48年元宵节,因夺妻之恨,元昊之子宁令哥挥刀,将其父元昊的鼻头全部削掉,元昊痛极血尽而死,时年46岁元昊子谅祚继承大位,其死后又由子秉常即位,此时西夏政局内部动荡,宋神宗以为有机可趁,派兵五路攻夏,准备收复灵武但败多胜少,特别是灵州、永乐城两战,损失士兵民夫达6o余万人,耗费军费无计西夏方面国力也大亏后女真崛起,西夏攻占宋朝定边军(今陕西吴起),并向金国称臣金朝皇帝在高兴之余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青海乐都)、积石州(今青海贵德)等河外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王乾顺,西夏领土达到鼎峰蒙古崛起后,一直视西夏为眼中钉(一来西夏占据了北方蛮族入侵中原的通道——黑水城;二来西夏控制着河套与河西走廊地区的财富),将其作为练兵场,不断派兵袭扰突击,演练部队1227年西夏终于全部沦陷,蒙古兵还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以至于从明朝开始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获得过多少有价值的物品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成吉思汗去世后,密不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西夏灭亡
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改中兴府为宁夏路,宁夏者,夏地安宁也!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另一种说法是西夏皇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北魏鲜卑之后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辽史》卷115《西夏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金史》卷134《西夏传》:“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
o8年2月29日新华社:考古人员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乌审旗纳林河乡排子湾村现一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这座五代至北宋初年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中,出土了几方十分珍贵的墓志墓志铭用了大段文字记述拓跋部李氏家族起源经过,并明确表示其家族为“本乡客之大族,后魏之莘系焉”拓跋部李氏家族是“后搬到此地的大族,是北魏人的后代”,这又一次把党项拓跋部和鲜卑拓跋联系在了一起
夏国统治者十分重视兵器制造景宗曾在其官厅东厢后设有锻造作坊兵器的种类有弓箭、枪、剑、锹、䦆、斤、斧、刀等,工巧质优铠甲片采冷锻工艺制造,坚滑晶莹,非一般箭弩所能射透夏国铸造的剑有“天下第一”的美誉但因金属资源贫乏,无法自给,常遣使赴宋购买兵器;或者将购到的铁就地打造,再运回本国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wap.qiu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