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蜡模精密铸造法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呵呵呵呵……起来,起来,大家不必多礼,我只是随便走走看看……”毕懋康笑着把三人扶了起来www.81zw.com

  三人站起来后,就恭敬的站在一边,等毕懋康说话

  毕懋康看了看三个工匠,就笑着说道:“国华,我和你介绍一下这三位师傅”说着,就指着三人依次对赵国华介绍道:“这位是杜得才师傅、这位是魏三喜师傅,这位是杨宏师傅”

  “在下赵国华见过三位大师”赵国华恭敬的躬身施礼在后世,这研的人可是专家级的兵器工程师,是要享受******特殊津贴的对,对这样的三个人行个大礼是完全应该和必要的,也是对人才的尊重

  “公子客气了,小人们就是几个低贱的匠户,不值当公子行此大礼”三人急忙连连的拱手说道三人以为赵国华是毕懋康的子侄辈

  介绍过三人后,毕懋康说道:“国华,你跟着三位师傅过去,逐一看看火铳制作的全过程,有什么想法的话就来和老夫说,老夫在这里休息一下”

  听了毕懋康这话,三个工匠互相看了看,就带着赵国华走到了工场里

  里面“叮叮当当”敲打着,几百个人在里面忙活着,赵国华仔细的看着工匠们制作火铳的过程只见一些人负责把铁锭打制成铁棍,一些人负责把铁棍打制成大、小铁片,另外一些负责把铁片卷制成筒形铳管,大、小两管贴切套合

  三个人各自带着百十个工匠在耐心的做着火铳看了一会,赵国华客气的问道:“杜师傅、魏师傅,杨师傅,我想问一下,你们为何要这样做铳管,这种办法又慢又费力,你们怎么不采用浇铸的办法制作铳管”

  “浇铸的办法我也见过,可是那是用于制作红衣大炮的炮管的,用于制作铳管这样的细管这能行吗”魏三喜听了,急忙解释着问道

  看了赵国华一眼,杜得才也感兴趣的问道:“公子能说的具体一些吗”

  杨宏也凑上来说道:“一看公子就是有大学问的人,能得公子的指点,是我等的福分”

  见三人诚心一副求教的样子,赵国华说道:“我在海外住过些年,见过海外制作铳管的方法……”

  “啊!上次大人让我们找人仿制的手铳,就是公子从海外带回来的……”魏三喜惊喜的问道

  赵国华微笑着点了点头

  “快快快…磕头,磕头,请公子指教……”说着话,三人就要跪下磕头

  赵国华见状,急忙拉住三人,说道“各位师傅,不需如此,不需如此……否则我就要走了……”说完,他假装生气的看着三人

  “好好好,不磕,不磕……”三人说着,急忙站了起来见赵国华不接受磕头,三人也就不再坚持了

  “好!,这就对了!”赵国华笑着道

  看了看三个工匠,赵国华说道:“刚才我见三位大师傅做铳管很是费力,才突然想起了我在海外见过的浇铸法,就说了出来,当然那法子在我大明能不能使用也未可知,毕竟两个地方的情况有所不同”

  为了怕用浇铸法做不出铁管来被人笑话,赵国华事先对这三人打了预防针

  “没事!公子你说吧,浇铸法做不出铁管来,小人们也不会怪您的”魏三喜说道

  杜得才和杨宏也连声道:“就是!就是!我等不会怪公子的”

  听三人说了这话,赵国华笑笑,便说道:“那种浇铸法叫蜡模精密铸造,又称为失蜡铸造或熔模铸造”

  “蜡模精密铸造听这名称好像是用腊做模具啊,可是腊那么软,又容易熔化,怎么可以做模具呢”魏三喜若有所思的问道

  赵国华看了看魏三喜,又看了看杜得才和杨宏,见两人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他笑了笑心说:“一听你们就明白了的话,你们就不是明朝的工匠了”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具体的铸造方法是,先把要做的铸件用蜡料制成模型,并把模型用同种材料焊接到浇口棒上,制成模组(铸件大时可以单个为一组),在模组表面蘸上耐火涂料,再洒上耐火砂,沾浆、撒砂要反复数次,使砂层足够厚,待其干燥固化后,给模组加热,把蜡料从浇口处脱出,形成空壳将空壳焙烧,使之成为坚固的模壳,将金属液体从浇口浇入,冷凝后,就成为金属铸件”

  蜡模精铸在我国起源于青铜器时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它有许多优点:能制造形状复杂的铸件,能制造小孔薄壁零件;适用各种金属和合金;制造精度高

  “妙!太妙了!公子说的这个办法太妙了,我等一旦试验成功,这铁管制做的效率的度将是现在的十倍以上”听完了赵国华说的方法,魏三喜欣喜若狂的说道他是三人中技艺最高的,自然明白这个‘蜡模精密铸造法’的好处

  杜得才和杨宏和也不傻,听了这个办法也感觉到蜡模精密铸造法有在大明实现的可能

  三人商量了一下,魏三喜就去报告了毕懋康,毕懋康听了,仔细的想了一阵,也感觉的此法的巧妙,于是便去和军器局的大使王贵说了这事

  王贵问了毕懋康,当听毕懋康说这法子有实现的可能时,王贵也很高兴,至少以后完成工部下达的任务就轻松多了

  为了尽快把这个办法搞出来,王贵去外面饰店找了十几个技术最好的饰匠来

  看着站在面前的这些战战兢兢的饰匠,毕懋康和气的笑着道:“大家不要害怕,我是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今天找大家来就是有样东西要大家做……”

  听了他的话,饰店匠们才放下了心,毕大人的名声在南京城里很好,为人正直,对人和气,大家都知道毕大人是个好官,是不会害他们的

  一个饰匠大着胆子问道:“毕老大人,不知您老把小人们找来要做什么东西请大人示下,小人才好行事”

  “喏,就是这东西,来人,把东西拿上来”毕懋康大声道

  随着他的喊声,几个工匠拿着几根黑黝黝,尺多长短的中空的铁管走了上来,然后把这几根铁管放在了桌子上

  狐疑的看了一眼这些管子,这个饰匠道:“难道大人要我们做的就是这种管子”

  “对!你说的对,就是要你们做这种管子,但是做法不同,需要你们按照管子的内径用腊做一根细管,再用腊按照管子的外径做一根粗管,最后合起来要可以把铁管子装进去”说完就比了一下怎样装管子

  “哎呀,这不是叫我们做腊范吗”另一个饰匠大声说道

  古代的模具称为范,做钱的模具就叫钱范

  “对!你说的对,本官就是要你们做腊范,做的好的,老夫有赏,马虎了事的,老夫也决不轻饶谁做的最好,赏银一百两但是只能在军器局里做,这段时间,大家就委屈一下,住在军器局里吧”毕懋康不容商量的说道

  “我们做!我们做!”饰匠们拿着铁管子,乱哄哄的下去了

  见状,毕懋康和赵国华相视一笑

  蜡模精密铸造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赵国华没办法,只得暂时留了下来,每天在军器局里指导饰匠们按照在铳管的粗细的长短制作蜡模

  制作蜡模,听起来好像容易,可是实际不是那么回事,他需要精密测量铳管的尺寸,也是这些制作饰的饰匠,才有这样的能力

  经过几天的摸索和试验,饰匠们终于制作出了和铳管尺寸,一模一样的腊模来赵国华又指挥着工匠们,用耐火泥做的泥浆涂到腊模表面,然后洒上耐火泥粉,嗮干后又涂一层泥浆,又洒耐火泥粉,嗮干后再涂浆再撒粉

  连续好几次,终于沾满沾实到了一定的厚度,这一步叫“沾沙”等蜡模表面的铸造沙粘合干透后,赵国华指挥着工匠们将沾满沙的蜡模放入水中煮

  将蜡煮化后,最终留下一个沙壳,这一步叫“煮蜡”

  “国华,这就是腊摸做成的”毕懋康好奇的看着手里沉甸甸的耐火泥做的泥壳问道

  工匠们也在看着自己这段时间的成果,窃窃私语

  点了点头,赵国华说道:“伯父,这就是腊摸做成的,只是还得焙烧一下,加强它的硬度才能使用”

  军器局大使王贵也饶有兴趣的拿过泥壳翻来复去的看,看完后,他笑荣满面的说道:

  “公子这法子真是巧妙啊,一旦成功,对匠户们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提前预祝公子成功”说完他就令人小心的拿着几个泥壳去火上焙烧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wap.qiuxiaoshuo.com

带张彩照回明末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50899/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