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慢悠悠的走在山路上,听着不远处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均窃笑不已。
日将西沉,终于熬到了晚饭时分。
大竹峰上,后山是整片整片的竹林。而众人的房屋建筑都在前峰,最大最重要的是主殿守静堂,田不易夫妻和女儿三人便住在其中的后堂。守静堂旁边就是众弟子起居的回廊小院,不过因为人数太少,屋比人多,每个人都独居一室,就连新来的陆天晴也有了一间。单论居住条件,大竹峰却是难得的胜过了同门各脉。
剩下的就只有练功的太极洞和厨房及用膳厅了。这时众弟子都聚集到用膳厅里,负责膳食的老六杜必书一盘盘将饭菜端上桌来,多为素菜,少有荤腥。众弟子依次落座厅中长桌的右边,宋大仁坐在最前头,陆天晴恭陪末座。在桌头和对面各放着一张大椅和两张小一些的椅子,看来是为了田不易一家人准备的。
饭后,宋大仁拉起陆天晴的手,道:“小师弟,来,我带你到你的新房间去。”
两人走出厨房,天色已然黑了下来,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挂在东天。他们走过守静堂口,陆天晴向里看去,只见灯火全熄,漆黑一片,只有月光洒在堂前,颇有些阴森森的味道。
又走了片刻,他们回到了众弟子住的那个回廊,宋大仁将他带到了右首最后边的一间屋子,道:“小师弟,白天你醒来时的那间屋子是我住的,其他各位师弟都依次而居,都在右侧,左边那七间房没人住的。”顿了一下,他看着陆天晴道:“你一个人住,怕不怕呀?”
陆天晴摇了摇头。
宋大仁微笑道:“这就是了,我们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怕孤单呢!来,我们进去吧。”说着带着陆天晴走了进去。
陆天晴看着这一个陌生但以后将要长久相伴的地方:一个小院落,左边一棵青松,右边五六根修竹,有两三人高。院中小石卵铺砌成小径,两旁都是草坪,夜风吹来,树叶竹枝轻轻摇动,一阵青草幽香传来,很是清净。
宋大仁打开房门,进去点上了灯,道:“小师弟,进来吧。”
陆天晴走了进去,只见屋中摆设一如宋大仁房里一样简单朴素,桌椅chuang铺,旁的也没什么了。
宋大仁道:“今天我已把这里打扫了一下,你就暂时住下吧。山居清苦,你年纪又小,或会感觉孤单,但我们学道之人,本就要忍受各种磨砺,往后生活起居之事,你都要自己做了。”
陆天晴道:“知道了,大师兄。”
宋大仁点了点头,又向左右看了看,道:“那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了。你累了一天,也早点去休息吧。”
陆天晴应了一声,送大师兄走到门口,忽然想起什么,道:“大师兄,怎么现在刚刚入黑,诸位师兄都没出来走动一下啊?”
宋大仁笑道:“你不知道,我们最少的也在这大竹峰上学道数十年,平日里难得外出,这大竹峰早就逛的熟不可熟,所以都懒得走动,像老四爱看书,Lao二爱哼曲,勤奋些的如老三便在屋里修行,一般都不出来的。”
陆天晴这才明白过来,宋大仁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又叮嘱了两句,转身走了。
陆天晴回到屋中,关上房门,刹那间顿觉整个世界突然都静了下来,没有一点人声。他默默走到桌前,呆呆坐了一会,无事可做,便吹灭了灯火,脱下外衣躺到chuang上。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心中开始思考琼华派的各种道术法诀。也不知过了多久,竟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饭后,田不易照例迈着他的八字步,大摇大摆晃了两下,便又回他的守静堂去了。其他弟子则纷纷向太极洞走去,只有宋大仁与陆天晴一起来到房间,道:“小师弟,本派道法极重根基,你初入门,我先传你基础道术,你记牢之后,自行修炼,若有不明之处即来问我,知道了么?”
陆天晴急忙点头,心中很是兴奋,终于开始修道了。
宋大仁脸色一整,正色道:“另有一事,我不得不正告于你:本门奇术,精深神妙,邪魔妖人,多有窥探。你需立下重誓,学成之后,若非本门弟子,决不传于外人。”
陆天晴听后便立刻发了誓。
宋大仁微笑点头,让他在桌前坐下,先教他如何打坐、冥思,再粗略说了一下人体经脉和精气运行,最后便传了他“太极玄清道”第一层的修行法门。
“太极玄清道”,便是青云门诸般奇术妙法的根本,乃是二千年前青云子于那无名古卷上领悟而出,经过历代青云门宗师精研,时至今日,已是夺天地造化、玄妙无匹的无上道法。
太极玄清道共有玉清、上清、太清三个境界,青云门下弟子,包括了许多聪明才智之士,终其一生,也突破不了玉清境,不过饶是如此,只是玉清境顶层的修行,亦已是世间罕有。
青云门中,人数接近千人,但能突破玉清境进习上清境界的,以掌门道玄真人为首,也不过十人出头而已。但只这十数人,青云门便是当今修真中实力最强最深的门派之一。至于传说中无上境的太清境界,相传只有当年不世出的奇才青叶祖师修到过。
宋大仁初为人师,见陆天晴手托脸腮,听得入迷,不由得谈兴大发,侃侃而谈:
太极玄清道修习过程从易而难,玉清境第一层境界大多数人在第一年即可修成,但往后开始,艰深困难处便显现出来,第二层一般人便要修习五年,第三层更是个分水岭,资质稍差的便一生都停滞于此,好一些的修习个五六十年也不稀奇。
陆天晴微微一笑,请宋大仁继续说下去。
太极玄清道的主要修行法门,到第三层就大致传授完毕,往后更多的便是看资质高低,靠自行修为了。修行高深的师长或会指点一二,那也仅是个人的经验之谈,让弟子少走一些弯路而已。当然了,这里所谓的“弯路”,多是以百年计的。
而把太极玄清道修炼到玉清境第四层的,便是有了万法根本,可以开始同时修习其他奇术妙法以及修炼属于自己的法宝。法宝秘器一说,渊源流长,神话传说中诸天神灵大都有各自神器,威力绝伦。而人世之间,修真炼道之士以之初掌天地造化亦有莫大威力。小的可以御空而行,风驰电掣,大的更能震天撼地,毁山断流。
而法宝材质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有一点,法宝材质如何便决定了法宝修炼后威力大小,若以凡铁施展“神剑御雷真诀”,还未等攻敌,那剑已与主人一起成了灰烬。
至于青云门下,因为当年青叶祖师在“幻月洞府”中得到古剑“诛仙”,仗之横行天下,几无敌手,众后辈仰慕之余,多半都是修炼仙剑的。千年之后,剑侠辈出,几乎成了青云门不成文的规矩,便是改名叫青云剑派也无不可。
不过说到这里,倒要提一下大竹峰首座田不易了,他自己是修剑的,护身法器“赤灵”更是青云门中名剑之一,但他对座下各弟子,不知怎么,却丝毫没有鼓励他们修炼仙剑的意思,非但如此,他还时常“怂恿”众人修炼些另类法宝,这一点在青云门中颇有非议,但一来并无这个规矩说不行,二来田不易弟子资质平庸,人数又少,众人也由得他去。
大竹峰一脉众弟子中,大师兄宋大仁修行最深,已将太极玄清道修炼到玉清境第五层,紧接着是老四何大智,修到了第四层。虽然他入门时间短于吴大义、郑大礼,但在众弟子中他最是聪明,所以反而后学先至。
至于Lao二吴大义、老三郑大礼、老五吕大信、老六杜必书,都在玉清境第三层上苦苦挣扎,倒是小师妹田灵儿聪慧过人,自小得父母悉心教诲,虽然在十岁时才开始做砍竹功课,但修习太极玄清道却已有多年,叶晨轩暗道原书中说在她十三岁那年也修习到了玉清境第四层,可以驱用法宝,是青云门中有名的早慧孩童之一,极得父母宠爱和各位师长关心爱护,苏茹更是把自己那件著名“琥珀朱绫”送给她做防身法宝。
接着,宋大仁又与陆天晴说了些修行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正色道:“小师弟,最后有一件事,我一定要告诉你:本门修行贵在循序渐进,脚踏实地。若贪功冒进,只怕贪心不足,反有大祸。成与不成,原是命定,不必强求。如妖魔外道,异端邪术,欲求不满皆欲速成,最后多半反遭天谴,可怜可悲。你要小心了。”
陆天晴答道:“是,大师兄,我知晓了。”
宋大仁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道:“那就先这样吧,太极洞在后山,要把太极玄清道修炼到三层以上的弟子,才能进去修炼。在这之前,你就先在自己房里修习吧。这里很是清静,师父师娘一般也不来,你自己努力了。”
陆天晴站起身,道:“多谢你了,大师兄。”
宋大仁洒然一笑,拍了拍他的头,转身走了。
盘膝端坐在chuang上,花了好长时间,陆天晴才把那股即将修真的兴奋劲平复下来闭上眼睛,在心中把宋大仁传授的太极玄清道玉清境第一层的法门从头到尾想了一遍,再印证琼华入门引气篇,发现二者基本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道家修行之法,但显然琼华心法要远比太极玄清道博大精深。
双手紧握法决,陆天晴在脑海里观想阴阳太极,好似千百年流转,又仿佛只是瞬间。一股细若游丝的清凉能量自外界涌向周身经脉,陆天晴只觉得飘飘欲仙,舒服的差点要叫出声来,而那股凉丝丝的气流运行几个周天之后便很快地稳定了下来。
陆天晴缓缓睁开双眼,眸中蓝绿相间之色一闪即逝,心中惊喜交集。轻声自语道:“我竟然将琼华心法和太极玄清道同时练到了第一层?也不知过了多久?”
起身推开房门,正是朝阳初升之时,宋大仁正在不远处闲逛,见到陆天晴,忙走过来关切问道:“师弟修行一夜,感觉如何?”
陆天晴面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道:“额,大师兄,我好像练成了太极玄清道第一层。”
“不错,蛮快的。”宋大仁点头赞许,却忽然睁大双眼叫道:“等等!你说什么?!你已经练成了!?怎么可能!”
陆天晴狡黠一笑,右手并指如剑在身前轻轻划动,清光流转,一道薄如纸张的太极图案缓缓成形。
宋大仁面色震惊,口中连呼“妖孽”,并拽着陆天晴向守静堂狂奔而去,口中还吼道:“出事啦!小师弟练成太极玄清道第一层啦!”
守静堂里,大竹峰众人均用一种“你非人类”的目光注视陆天晴,令陆天晴“羞涩”得低下头去。
许久,坐在主位上的田不易才打破沉默,“果然天纵之姿,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先天道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