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一权两打并蒂花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上一章我们讲到色度意向,以及精神分析中性的心理。

  很显然,它最能起作用的,就是青少年的阶段。具体到任何一种长程谋划,都不可避免的涉及这一阶段,因为他们是未来的主力,是最终决胜的关键。

  我们说毛泽东明交华国锋,暗托***,其实这不是事实的全部,只是表面现象。

  他真正的交权对象,是青年。

  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是他说的话。

  在当时,毛泽东的任何一句话,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效用,一句简单的你办事我放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鼎江山,左右局势。他的话绝非无的放矢。

  对于接班人的事,他是极为谨慎用心的,先后有过多种的考量和选择,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让他完全满意,即便***也是被审视再三,磨练日久,才得以曲折登台的。

  毛泽东是相当追求理想化的一个人,作为舵手,其主要职责就是把握航向,虑及长远。

  下一代如何,下下代又如何?

  这种身后事不在掌握的情形,是他不愿见到的。

  选择任何一个特定的人,都意味着将鸡蛋放进一个篮子,是有可能出大问题的。

  而如果在高层采用制衡手段,则又会危及领袖的权威和后续政策的实施,有可能祸起萧墙。

  因此,他对三权分立,两党竞争的模式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权衡再三,他走出了一条心理交权的路。

  作为权力,它有管理权和归属权的区分,比如家天下的模式,那是既有归属权,又有管理权。

  世界是谁的?

  这谈的就是归属权的问题。

  归属权比管理权更为重要,更为持久,更为本质。

  拥有归属权,就是真正的庄家和后台老板,是铁打的营盘;而拥有管理权,则仅仅是职业经理人,是流水的兵。

  所以当毛泽东明确了归属权之后,后续的领导人所接手的,就只能是管理权。

  但是,管理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看的见的,时时刻刻起作用的。

  而归属权则比较虚幻,它仅仅是一种契约关系。

  所以归属权只能是心理交权,它不具备房产交割签个文书那样的操作条件。

  我们知道,毛泽东曾总结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的问题我们先不谈,但他显然是非常讲求实际的一个人,任何一种权力都是要求有与之匹配的实力保障的。

  那么,***接手了军队,可以保障他的管理权。

  而给予青年的,更重要的归属权,用什么手段来保障呢?

  这是必须有现实保障的,不然再放心也是一句空话。

  这是他发动文化革命的真正动因。

  文化也是一条战线,是有战斗力的,它力图在不伤及躯体的情况下起作用。

  只有掌握了文化战斗的武器,才不会大权旁落。

  一旦较真起来,军队也要避其锋芒。

  舆论融筋化骨,任你钢铁之躯也承受不起。

  所以有这种战斗力量的保驾护航,归属权得以牢牢把握,一旦管理权有越界行为,就将招致审判。

  而危及到管理权的任何外在力量,都必然要接受归属权的检验放行。

  得人失心,强扭的瓜不甜。

  所以在内,归属权和管理权的分野,造就了一种长久制衡,而对外,则化一为二,成三分鼎足之势。

  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奥巴马,他在无声的提示,管理权是可以交给外来民族的。

  所以一旦归属权调动起来,展示弃上换上之能,最高管理层将是杀意临身。

  当然,这个归属权是万民共掌,千手千眼,不是那么容易蒙蔽和忽悠的。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外来人,想要动他们的根本,都会招致无情的打击。

  这就是毛泽东构想中的万代不败之基业。

  然而,面对群体操纵和精神催眠的技术运用,群众的眼睛是否真能雪亮?

  民间潜藏的巨力,是否真能抗衡系统性规模化成建制的信息心理战的围剿扑杀?

  只留青年一担挑,未来哪管天知道。

巅峰信息心理战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69908/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