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九华山(1)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九华山(Jiuhua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

  素有“江南第一山”之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地藏王菩萨道场、上古学仙修道圣地。

  保留着清朝皇帝乾隆御赐金匾“东南第一山”。[1]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境内。

  九华山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

  景区方圆100千米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4.4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2]

  2006年,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获得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誉。

  2007年,池州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获得AAAAA级旅游区荣誉。

  2009年,九华山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2014年,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

  ……

  历史沿革:

  南朝时,九华山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古印度)僧人“杯渡“来到九子山,兴建寺庙、修行布道。

  唐天宝年间,李白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

  唐开元末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中国,在寻访名山以后,选择了九华山,在此修行。

  朝廷特许道教信众在九华山营建开元观,并诏以馆元真。

  天宝年间(742-756年)建有仙坛宫,乾宁年间(894-898年)高道赵知微建延华观。

  南唐大顺年间(890-891年)建保宁观、崇贞观,

  宋治平年间(1061-1067年)得朝廷赐额。

  宋宣和年间,进士章贲,因不愿与秦桧同流合污,弃官归隐九华。

  陈岩在宋亡人元之后,隐居九华山不仕,筑“九华书院”、“溪山第一楼”。

  延华观被佛教徒改建为“沙弥庵”,贞元年间(785-804年)修建的“甘贽道庄”被改建成“龙门寺”。

  元,儒士杨少愚于舍旁洗心墩岩石缝隙中手植的一株银杏。

  明,王守仁隐居九华,为纪念他,其弟子及青阳县令祝增在化城寺西建“阳明书院”。

  清,九华山修建了云峰堂、玄夷堂、九华正院等道观。

  民国三年(1914年),成立九华山佛教会。

  民国八年(1919年),重修和扩建无相寺、慧居寺、旃檀林等。

  中闵园一带新建了一批茅庵、精舍。

  民国十八年-民国二十三年(1929年-1934年),容虚倡议并主办“江南九华山佛学院”。

  1988年9月22日-26日,画家、艺术大师刘海粟来九华山游览,作“肉身宝殿”、“凤凰松”油画2幅,并为新编《九华山志》和若干名刹题字。[1]

  ……

  ……

  地理环境:

  九华山位于安徽池州青阳县九华镇境内,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千米,保护范围174平方千米。

  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

  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要入口。

  地质地貌

  九华山体位于皖南断块隆起的中心部位,主体由花岗岩构成,受构造、岩性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泉流交织其中的独特地貌景观。

  由于其隆起幅度自核心部位向周围逐渐减小,外围山地由硬度较花岗岩为小的花岗闪长岩和沉积岩组成,易被冲刷蚀低。

  故整个九华山体由众多千姿百态、高低参差的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等组成。

  ……

  ……

  气候特征:

  九华山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同时具有高山小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2437.5毫米。

  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比山下短。

  九华山春来迟,秋偏早,夏短冬长。而且海拔越高,这种四季变化的规律就越明显。

  九华山冬季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0℃左右,冰冻时间长。

  春季,春雨潇潇,云雾迷漫。

  云层一般为90米至400米,如果云层厚度在1000米左右,在天台就可以看到云海。

  九华山无风时间很少。

  风速大于17米/秒的大风年年都有。

  以5月份出现大风最多,年均19.4日。

  九华山还经常出现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的山谷风,一年四季,特别是秋、冬两季。

  ……

  ……

  主要山峰:

  莲花峰

  莲花峰位于九华山北部,海拔937米。

  远眺石骨花胎,如含苞待放的莲花。

  主要景点有乔觉禅林、神仙叨酒、云门峰等。

  天柱峰

  天柱峰位于青峭湾西北,海拔1004米。峰巅如莲瓣初开,耸入云霄,有华东第一峰之称。周边群峰环拱。清代周硏作诗赞道:“鳌头几千仞,奇峰顶上悬。九华尽平地,一柱独擎天。绝境齐昆圃,高踪仰谪仙。共工不敢触,五老立云边。”

  独秀峰

  独秀峰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属九华山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相传历史上李白、刘禹锡等人均从此处登临九华山。

  芙蓉峰

  芙蓉峰又名华山西峰,莲花峰,海拔900米,芙蓉峰北起九华之首,上、中、下三座莲花峰,连绵拔起,石色青紫,状如莲花。[8]

  十王峰

  十王峰位于天台峰南侧,两峰有一山脊相连。海拔1342米,为九华山第一高峰。峰东西两侧,危崖层叠,登临其上,极目远眺,众峰如”儿孙绕膝”,有”一览众山小”之意境。西南有”钵盂峰”,西北有”罗汉峰”,“宴仙台”位于十王峰西。南下为”老常住”旧址,建有真如庵。

  天台峰

  天台峰又名”天台正顶”,海拔1306米,九华山第三高峰。

  有九华胜景在天台。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里山路。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峰顶有天台禅寺,东南有一山脊,由裸露的花岗岩构成,有”青龙背”之称。在天台峰绝顶,有两块巨石对峙而立,形成一狭窄隙缝,下宽1米,上宽0.8米,高约6米,有”一线天”之称。在天台峰常可看到九华佛光。[9]

  罗汉峰

  罗汉峰位于天台峰西北,海拔1280米。由于组成其山体的花岗岩十分密致、坚硬,抗风化、流水冲蚀能力强,故形成浑圆顶状的山峰。峰西有罗汉墩,是山脊上展开的一大片空旷地,遗有古庙基。峰近旁有仙灯洞、丞相源、红泉溪、地藏岩、大悲院、无底洞等景观。

  五老峰

  五老峰,山峰旁有小石峰五座,如人立于此,故名五老峰。每当云雾弥漫,状如五位仙人,时隐时现,故称为“天柱仙踪”。

  伏虎峰

  伏虎峰,又名玉兔峰、仰天猫。位于石门东向的山背上,一峰如兔似猫,向西匍伏,背黑腹白,翘首西南。清何士循《仰天猫》:“鸾凤栖迟在荆棘,无端鸡犬尽登仙,猫儿也作飞升想,翘首茫茫只望天。”[10]

  ……

  ……

  风景区:

  九华山古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桃岩瀑布、舒潭印月、九子泉声、莲峰云海、平冈积雪、东岩宴坐、天柱仙迹、化城晚钟、五溪山色。截至2015年底,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里,由五区、一线、和一环组成。五区:柯村新区、九华街区、甘露寺景区、花台景区、大铜像景区。一线:九华河生态景观廊带。一环:大铜像景区、甘露寺景区、九华街景区、闵园景区、天台景区、花台景区。[11]

遮天神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8825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