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感受着爱的温存,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
我们谁都得不到幸福,我们只会一样的消失,我送你一程。——吏青
却说叫赵吏带冬青上车后,冬青仍然喋喋说个不休。
“赵吏,我想起来了,我全想起来了。是你把我带到那里的,你是叛徒!小娅,小娅走了,她是被你害的!还有小婉,周晓辉,秀秀……你为什么要害他们?他们跟你有仇吗?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
赵吏只管开车,一句话也不说。他用沉默来回答冬青的所有的“为什么”。
“你是为了自己的灵魂吧,你为了灵魂就可以这样害人吗?你身为灵魂摆渡人,却倒卖寿命——
“闭嘴!”赵吏实在受不了了
“我为什么要闭嘴,怎么?你做的那些事还怕我说啊!你害了那么多人,心里就不愧疚吗?”
在过大桥的时候,冬青突然打开车门,直接下去。冬青竟然平稳的站到陆地上,因为他体内的东西在帮他,确切的说是在控制他。
冬青走上桥邦,流下了泪水。
“我他妈就是个bug!再见了,这个世界。”他闭上眼睛。纵身一跃,跳了下去。赵吏赶来时,已经晚了。冬青已掉进了水里。
冬青本想以自杀来结束这一切,但是,他体内的东西却不允许他这样做。它早已在侵占冬青的身体,而水,只会让它侵占得更厉害。
在深水中,夏冬青突然睁开了双眼,他的两眼通红,嘴角露出诡异的笑容。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体逐渐从水中往上升。
冲出水面,溅出水花。再飞到陆地时,冬青脸上透露着自信,身上没有一点水。赵吏赶上前去,拍着冬青的肩膀。
“冬青,走!带你回家!”
“我不想回去!我要拯救这个世界!”
无奈,赵吏只好动用法术,将冬青定住,把他抱进了车里。
终于开到海边的沙滩游乐场,只要用法术打开地狱之门,冬青就可以回冥界了。可是,赵吏把后座上的冬青抱下车来,却发现冬青竟然变成了一张纸。飘到自己手上,纸上写着:
这个世界需要新的秩序!我要代替这些神灵,裁决这些人类,我要拯救这个世界,清洗这个国度!
赵吏愣在那里,却发现乌云和黑夜转瞬而去,白昼和太阳瞬间而至。这里已经是白天了!他明白,冬青已经觉醒了,他已经在逐渐的改变这个世界。而自己,也不可能把他带回冥界去了。
赵吏感到背后有一个人影悄悄地朝他走来,赵吏回头看时,正是冬青。他正拿着一把枪,对准赵吏,慢慢的走过来。
“赵吏,谢谢你给我起的名字,谢谢你送给我的枪!”冬青缓缓地说。他的脸上没有笑容也没有悲情,有的是即将杀人时的自信,赵吏明白,如果没有人帮助,眼前的冬青一定会杀了自己,因为他已经逐渐从一个平凡少年向乱世恶魔转变。或者说,夏冬青的身体早已被完全占据,眼前的这个人只是借夏冬青的口吻,置己于死地。
“我没有灵魂,我很痛苦,可是,我不想死。”赵吏愣在在那里,哀求道。
“如果你消失了,就不会有痛苦了。”冬青很自然的说。
“每个人都想感受爱的温存,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
赵吏说话的语气都变了,早已不是趾高气扬,而是有气无力。话中语气夹杂着悲伤与无奈。
“我们谁都得不到幸福,我们只会一样的消失,我送你一程。”冬青仍然很自然地说,他对准赵吏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赵吏闭上了双眼,接受那一刻的到来。
枪响了,子弹破膛而出,直冲赵吏
就在这时,一个火球突然打了过来。“赵吏,还不躲开,你真想死吗?”子弹被粉碎,而冬青也倒在了地上。
冬青迅速站起来,对枪动用法术,对准赵吏又准备开枪。说是迟那时快,半空中飞过来一条鞭子,迅速地将枪抽飞。冬青一时没反应过来,而眼前突然出现一个蝴蝶结、穿红衣服的的少女,急匆匆地向他跑过来,直接扑到了他的怀里。冬青先不管她,从容不迫的又动用法力,一个火球直接朝赵吏打去。火球直接打在赵吏身上,赵吏跌倒在地上,连打几个滚。
扑到冬青怀里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冥王茶茶。她本被豪姬用邪术困在冥界,还是她的贴身护卫,也就是赵吏的亲妹妹赵洋,动了恻隐之心,放走了茶茶。
“你终于来了!”
“不要伤害他!好吗?”
“他会毁了我的。”
就在二人谈话的时候,另一旁的赵吏挣扎着,半跪着,手里早已拿好了枪,对准冬青,就是一枪。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早已不是夏冬青。
子弹被赵吏施用了法术,直接打中冬青,冬青中枪倒地,而眼前的茶茶早已消失不见。
但冬青很快站了起来,双眼通红:这个世界需要新的秩序,我要代替神灵,裁决这些人类!都得死!!哈哈哈!”
夏冬青仰天大笑,海上掀起滔天巨浪……
【第一卷完】
第一卷到此结束,但很多玄秘并没有答案。某些话,暗藏玄机,某些人,阴魂不散!
当然我知道,我写的文章,不能跟那些作家大神来比,不是一个档次,文中还有错别字,标点符号,需要修改。但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大家从阅读中破解一些秘密,获得快乐。
俗话说得好,“人贵直,文贵曲”。意思就是:做人如果太弯弯曲曲的、拐弯抹角,就不是好人;文章如果写得很直率,就不是好文章。就像《水浒传》一样,《水浒传》塑造了很多直率的人物,但它本身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因为,施耐庵把水浒人物的故事写得很曲折,很有意思。所以我在书中也动了脑筋,一边填旧坑,一边挖新坑。
其实,细心的读者朋友,如果从头到尾多读几遍,就会若有所思。尤其是第二章先导篇,它是本书的引线,贯穿古今。还有开头的引言,它们大多数都是书中人物所说的话,其实反映出他们的行动目的。脑洞大的朋友会发现,引言可以忽略,也可以动用逻辑推理能力和文章连接。
这些天,是大家的不断关注与支持,鼓励着我写完第一卷的内容,再次感谢读者朋友们的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