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北定中原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襄阳保卫战全面胜利后,各部队立即开始休整,并抓紧治疗伤病,抚恤死亡将士。毕竟在这一狭小地域集中了如此多的军队,又是在冬天围困了这么长的时间,各部队都非常疲劳。因此穆青命令大家抓紧休整一周,补充兵员,特别是骑兵部队要尽快充实,准备再接再厉,趁着蒙古大军新败,举国动荡之际,挥师北伐,谋定中原。在这一周内,淮南方向也传来捷报,担任佯攻的三万多人的蒙古军队也被陆秀夫、杨一生、杨一耕、杨一有他们全部歼灭。军务总督府决定在襄阳正式举行祝捷狂欢大会,四川和淮南同时设立分会场,共同庆祝对蒙古战争的巨大胜利。穆青有意制造高兴的气氛,并把它搞成一次出师北伐的誓师大会。

  大会上,先是由耶律齐发布了由内阁总理府建议,民众议事会表决通过的法律。决定在全国建立通天塔,纪念所有为国家献身的英雄和烈士,作为他们灵魂升天的场所。通天塔建在各地的三一教执事堂后面,供奉那些当地烈士的排位,由三一教的工作人员负责举行祭奠仪式并负责日常守护和打理。遇到清明、寒食等节假日,供人拜祭。

  忽必烈及其谋士和心腹大将也被穆一成派专人带往襄阳西北山区指挥部,严密保护,好生招待。至于他手下的那两千名蒙古士兵,则被分散到各地暂时关押,穆青不想他们有机会心生异议。忽必烈的保卫工作则由杨过领导的特种部队处派出1000名忠实的三一教教徒组成的卫队负责,总之穆青就是要把忽必烈牢牢地控制在手里。至于伯颜和阿术因为有生死符的控制不怕他们不买账。那些汉人谋士,穆青暂时还顾不上他们呢!

  庆祝和誓师大会结束之后,穆青通过军务总督府正式发布开始北进的命令。

  杨一政率本部大军并扩展五万骑兵前出关中后向北经京兆、延安府直达黄河,占领中兴府、直抵黑山威福军司,将原来的西夏故地纳入控制之下,并分派一部分兵力与陕南活动的的三一教势力结合起来,从西面威胁潼关;

  杨一才大军也另扩展五万骑兵则偏向西北经临洮、西凉、肃州,直达玉门关,收复河西走廊,暂控通向西域的关隘;

  穆一牺则率军随后跟进负责接管占领地区,统筹后勤和政权建设。该路事务一切以穆一牺为首解决。

  穆一牲、杨一其、杨一尽所部十万大军加紧训练骑兵,准备藏文翻译,为经营吐蕃做好准备,等到春天来临正式进军吐蕃。该路大军由穆一牲为主解决。

  由陆秀夫、杨一生、杨一耕、杨一有率步军10万,骑兵五万组成淮南集团与岳思北、韩举、杨一等原襄阳战役东集团军,经泗州、徐州、海州、密州、济南、益州占领山东全境后经河涧府,绕过大都,占领山海关后待命。该路由陆秀夫、岳思北负责军事,政务、后勤由杨一生、杨一耕负责;山东的一切则以吴一统负总责。

  穆一言、吴一万、吴一民集团,经邓州、河中府、汾州、太原、大同府向北进军,在当地的三一教势力的配合下,控制三晋大地,并越过长城,进抵东胜州(后来的********附近)待命,该路大军以穆一言为首。

  命穆一辱、穆一鞑、杨一人、杨一治原襄阳战役的北集团经唐州、许州、开封、大名、正定府占领蔚州、大兴和奉圣州,包围大都。该路由穆一辱为总负责。这一路因为三一教声势最大,燕赵大地基本已经被他们控制了,且大军已经北移,以防蒙古草原有兵南下。因此太行山和燕赵大地则以吴一一为主解决。武修文、武敦儒随该路军行动,均被授予骑兵都指挥,各率骑兵五万。

  穆青向各路大军讲明,这次北进沿途主要是在军事方面帮助当地民军,对付当地亲蒙古人的势力,政权建设和后勤管理以当地活动的教徒和军队为主,在军务总督府和内阁总理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为此专门成立了由耶律齐、穆一成和穆一天等组成的北进指挥部,负责后勤供应,干部准备、支持和指导政权建设等统一领导和指挥。所有队伍要乘胜前进,争取在春节前后完成自己的使命,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当然,穆青还再三强调了军事纪律和行为方针,因为这是解放北方的汉人兄弟,不是对异族的作战,一定要做到秋毫无犯。对于汉奸和当地蒙古人的处罚一定要掌握尺寸,交由北进指挥部的后进部队和人员处理。进入大都的大军一定要注意保护忽必烈及其手下的家眷和住所。

  穆青之所以急忙命令手下乘胜前进的主要目的在于争分夺秒,在蒙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在中原大地因为襄阳和四川大捷惊恐万状的心态了,摧枯拉朽,乘机收复中原,否则一旦他们犯过劲来,就会增加接受和北伐的难度。好歹主要地区、特别是燕赵、三晋乃至齐鲁大地的三一教势力早就风生水起,特别是利用这次蒙古大军全力南下的机会,四处出击,已经掌控了半壁江山,除了一些大的城市之外,小的城镇和农村山区已经是三一教的天下了,因此在各路大军北进的途中,到处都是接应和欢迎的队伍和人群,至于那些大中城市在南方来的军队的重武器和火炮的攻击下,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守军加上他们的蒙古主子已被消灭的消息传来,人心惶惶,几炮轰来,城门破碎,大小城池望风而降,这样仅仅20多天时间,东线、中线、西线五路大军以骑兵为先锋,在当地民军的配合和接应下,如风卷残云,除了在进攻东胜州时遇到了一些抵抗外,所到之处,守军要么望风而逃,要么一交战就宣布投降。翻过身来的汉人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密谋杀鞑子的行动,自发组织起来,袭杀当地的蒙古人,蒙古人终于也尝到了被人追杀的味道。后世留传下来的八月十五杀鞑子和遍插茱萸的传说,据说都与这一事件有关。

  北伐中原的军事斗争几乎没有多大的障碍,倒是随后跟进的接管和政权建设、汉奸和蒙古人的甄别、社会治安等后勤问题成了最为艰难的事,也还好穆青早有准备,不仅准备了大量的人才,并从南中国抽调了大量有经验的地方管理官员在每一路主要统帅的带领下随后跟进,虽然千头万绪,但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到了年底,南方大军已经恢复了传统意义上的汉人主要聚居地区的占领和管制,并以大军占领了奉圣州、蔚州、大兴府、河间府、山海关,将蒙古人统治汉人地区的政治中心大都严密包围了起来。与此同时,各路大军已经占领大定府、东胜州以及一切蒙古草原南下的重要关口和城镇。

  在各地热热闹闹的大进军和大接管的热潮中,最忙活的要数北进指挥部了,他们显然仅仅能够满足于接管和建立政府,维持秩序,其他的进一步措施根本无法和没有时间实施,这还多亏了当地民军早有基础。至于全面开展肃匪清奸和分田分地等恢复经济生活的事,更没有办法开始。饶是如此,翻身的喜瑞抵挡住了那些生活上的不便,整个中原大地还是喜气洋洋,一片欢腾,老百姓都在忙活着准备过一个王师北定中原后的第一个春节。

  等到各路大军部署完毕,特别是对大都的包围完全实现后,穆青也把主要精力暂时放到北方地区的政权建设上来。虽然蒙古人势力突然消失,各地处于真空状态,而且南方军队实力和规模相当强大,加上在中原已经经营多年,因此很容易就牢牢地掌控住了局势,但是毕竟进军速度太快,需要时间进一步巩固,这样进一步的举动才会更有把握和安全,因此穆青在大军在北部边境部署完毕并对大都完成彻底包围之后,有意放慢一些速度,让大家过一个安稳的春节,除了北部要塞注意警戒和防卫,其他一切暂时按兵不动,先稳定一下后方再说。趁着这一段空闲时间,穆青也终于腾出精力让部下将自己的一家大小从鄂州接了过来,他也要好好的和一家老小过个年了。

  穆青要来襄阳过年,最高兴的当然要数黄蓉和郭靖了,城守吕文德更是非常殷勤,竟然要把将军府给穆青腾出来使用。其实,穆青倒是更喜欢在天然居里过,毕竟自己是临时在襄阳待几天,没有必要兴师动众,怕给别人添麻烦不是。所以,最后穆青还是拒绝了吕文德的盛情和黄蓉的坚持,穆青一家就暂时住在了天然居客栈几个包间小院里。

  除夕夜,一家大小分成四桌坐定,穆青与各位夫人、孙婆婆一桌,穆思明、穆思月、穆思松三人负责带领六个弟弟妹妹为一桌;穆思间、穆思照和穆思清则带领剩下的六个弟弟妹妹为另外一桌;丫鬟、奶妈及其他人等单独一桌,大家坐在一起,享受着久违了的家庭的温馨气氛,一起守岁。等一切都部署停当,穆青端起酒杯,简单地说了几句感谢几位的话,特别是感谢龙女及其各位夫人,感谢她们诚心相爱和多年来的无私支持、奉献,不仅为穆青提供了无数的温柔和关爱,而且养了这么多杰出的子女。难得有这样一个新年大家在一起,希望大家都高高兴兴过个好年。等到大局完全平定,他一定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和大家在一起,至少保证年年春节大家一起过,如果一切如愿,还要带领大家归隐山林,享受神仙般的日子。

  接着是龙女站了起来。“我说大哥,这大过年的大家如此高兴,你也不用谦虚了。我们姐妹既然都心甘情愿地嫁给了你,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因此也就用不着为你的所作所为感到歉疚。更何况爱这东西本来就很难说的清楚,几分幸运、几份牵挂、更加上几分亲情,几分无理取闹,总之大家夫妻这么多年,作为女人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丈夫时时刻刻陪在我们身旁,随时给我们一双可以依靠的臂膀,但是我们也不想限制住你,只希望大哥能时刻念及我们姐妹的一片刻骨铭心的真情和望眼欲穿的牵挂,念及孩子们对父亲的希冀,不要整天奔波,更不要以身犯险,当然如果能够天天陪着我们那就更好了!”接着自然是一阵起哄,穆青则端着酒杯走到每一个人面前喝上一杯,然后和大家拥抱一下,先是尤莉、郭芙、程英继龙女之后站起来祝酒和拥抱,接着是完颜萍、完颜如玉、洪凌波、方圆、公孙绿萼、耶律燕、汪宜、赵诗诗、妙俨、最后是挺着大肚子的小郭襄。接着大家一起向孙婆婆敬了一杯,然后就是尽情狂欢,直到过了子时,大家兴致仍然很高,一起跑到院子里,看着小家伙们燃放烟花爆竹。襄阳城更是一片欢腾,热闹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了大家才东倒西歪地躺在大厅里草草睡了,连衣服都懒得脱。

  然而还没有等大家返过乏来,那帮精力充沛的小家伙们就来到了大厅把大家给吵醒了。接着按照穆青的安排,所有的小家伙除了由妙俨生的穆思雨之外,全部由穆思明、穆思月、穆思松、穆思间、穆思照、穆思清带领下一起到郭府去热闹去了,这回可够黄蓉他们喝一壶的,十几个小家伙还不给她闹翻了天。因为是大年初一,女儿不能回娘家,所以就让他们自己去瞎折腾,为了防备万一闹得太不像话,穆青特意让孙婆婆跟了过去。至于穆青自己则给各位夫人通报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带着妙俨和穆思雨一起到位于襄阳将军府附近的官府迎客馆,专门去拜会前两天就已经被接到此处的忽必烈他们了。穆青这样假私济公,意在为忽必烈找个台阶下,更重要的还是想解决大都,进而解决蒙古问题。因为经过反复考虑,穆青认为虽然没有武力绝对不行,但是一味使用武力,势必会带来巨大损失和消耗,按照原来的想法,穆青才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呢,恨不得把蒙古人全部斩尽杀绝或者一劳永逸地赶出汉人的视野之外,但是现在自己方面已经稳居据了上风,穆青突然有了一种仁者的心态,竟然想到了如果自己这样做,与蒙古人的残暴又有何异。因此他开始考虑也许应该对那些靠近汉人地界的、基本接受汉化、对汉人态度较好的蒙古人留一条生路,当然不能太多,不能让他们有翻牌的机会,永远都不能。还有一个因素是在漠北并且控制着东北的阿里不哥和其他的蒙古残余还是一个劲敌,如果能做到让蒙古人自己打自己,消耗他们一下,最后南方军队的损失肯定会大大减少。而要做到这一点,穆青认为最好的人选就是忽必烈。

  “四王爷你好!我们来给你拜年来了!你出来看看,我给你带什么人来了!”穆青一进院子,就高声招呼。既然有心利用人家,穆青当然要做到推心置腹,一派热情有加的样子,再说,保证他的安全也是穆青许诺的,大丈夫在有些事上是一定要信守诺言的。

  “父王你好!不孝女儿妙俨来看你来了!”忽必烈尚未迎出来,妙俨就一溜小跑扑到忽必烈的怀里,父女二人相拥唏嘘,眼中流下了令人难以理解的泪水。想当初他们在漠北忽必烈大帐中叱咤风云,何等荣光和踌躇满志,现在妙俨虽然是心有所属,嫁了个如意郎君,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是忽必烈则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沦为了几乎是阶下囚的地步,虽然根据穆青的命令,对他们好生招待,视为贵宾,但是作为满怀雄才大略,一生以指点江山为己任的大人物,说实话,现在这种状况对他来说还不如战死沙场来得痛快。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种地方,这种场合竟然会遇到失踪数年、又是自己最钟爱的小女儿,这倒让忽必烈没有想到,也让住在同一个院落的伯颜、阿术及其刘秉忠、宋印简等人大感吃惊!有些感到不可思议地站在妙俨面前。

  “我的小郡主,快来让父王看看,这么多年了,你都跑到哪里去了!让父王想的头发都白了。真没有想到,今生我们父女还能见面!”忽必烈虽然正是壮年,但是长期戎马生涯倒也确实有了几根白头发,说实在的,到底是有多少成分是因为妙俨的不辞而别才长出来的,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女儿也想父王你呀!现在好了,父王也不用过分担心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都会好的!父王你看,我给你带谁来了,看看你的外甥!思雨,快过来见见你的外公!”妙俨一面拉着忽必烈的手,一面招呼穆思雨前来认亲。

  “这是你的儿子?”忽必烈明白了自己的女儿并不是所谓的找到了什么名师学习上乘的功夫去了,而是跟心上人私奔了,甚至连孩子都这么大了。不由得不让忽必烈感慨万千,连身旁得那些手下也如梦方醒。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自己一生争斗,戎马生涯,到底来还是一场空,面对着下一代以及下一代的下一代,忽必烈突然明白了什么。赶忙把穆思雨拉到身边,一手拉着妙俨、一手抱着穆思雨和穆青等人到了屋内。

  等着他们祖孙三代亲热够了,穆青才正式提出今天的来意,除了拜年之外,当然提到了有关大都的问题。由于接下来的谈话不便小孩子参与,因此穆青让随行的人先将穆思雨送到郭府去找他的那些哥哥姐姐们去了,他则与妙俨一起坐到了由吕文德专门为了忽必烈他们过年而张罗的酒席之上。

  “作为汉人的代表,我今天来给各位拜个年,感谢你们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避免了更大的流血和牺牲。同时作为晚辈,我与夫人一起也必须敬大家一杯,感谢以往你们对我家妙俨夫人的养育和关照。我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与大家化干戈与玉帛,更好的解决一切留下的问题,避免新的更大的流血。”穆青先是这样开了场。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我们已经沦落到今天,成为孤家寡人。难得穆先生还记得我们!再说我们也实在不明白穆先生还打算让我们几个人帮什么”一说到这里,忽必烈显然心有怨气,所以不顾妙俨的眼色,一吐为快,对穆青也是先生、先生的,显然是还不想认这份亲戚。

  “王爷乃真豪杰、大英雄,最能顺应时势,其实我今天来还是为了继续咱们当时的议题和谈话。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则我汉人大军北进,千头万绪,根本没有时间继续咱们的谈话,同时我也有意让大家从前一段大战中休息一下和冷静一段,这才没有打扰各位。王爷大量,大不必为此耿耿于怀。今天来此目的很简单,我大军已经在这一个月内将传统意义上汉人的土地尽数收复,并将大都团团包围,先锋部队已经进军到了玉门关、中兴府、黑山威福军司、东胜州以及山海关等地。现在我想与各位谈的是有关大都及其靠近汉人地域的那些熟悉汉文化、已经被汉化的蒙古人的命运问题。不满王爷说,你的弟弟阿里不哥已经在漠北自称大汗,我的意思也很简单,王爷现在仍然当你的王爷,如果王爷同意,过完年后咱们一起赶到大都,王爷也随即称汗,负责统帅这些已经汉化的蒙古人,融入我中华民族。我大汉民族,以德报怨,愿意忘却以往蒙古人所犯种种罪行和所有的不快!至于那些不想汉化的蒙古人,要么纳入王爷的麾下,跟着王爷走,要么就只能是被消灭或者赶走。反正有一条,我们不打算重复以往的历史轮回,我中华汉族的北部绝对不能再有任何在将来会威胁我们自身文明的游牧民族的存在!何去何从?请王爷三思!”穆青干脆直来直去,因为像忽必烈这样的聪明人和大智大勇之士,加上那些很有头脑的汉人谋士,自然知道穆青的含义。

  说完这些话后,穆青不再谈及正事了了,与各位匆匆客气一番,喝了几杯就带着妙俨告辞了。自然,忽必烈及其手下也明白了,今天来访的这位穆青就是当年差一点被他们抓住和杀掉的郭武了,几人自是一番感叹。

  “我替父王谢谢夫君的好意,也真心谢谢夫君的宽宏大量并为父王留一条生路!妙俨真的好开心!算我没有看错人,跟错人!”回家的路上,妙俨很动情地向穆请说道。

  “俨儿说的哪里的话?你我不仅是夫妻,而且是真心相爱,心心相许。我总不能不顾你的感受一意孤行,王爷再怎么说也是你的亲生父亲不是?对于长辈,我当然要做到我能做的一切。至于你嘛,感谢的话就不要说了,如果真的想感谢自己的夫君,那就在晚上好好表现,让夫君彻底尽兴就是!”穆青也开起了夫妻间才有的玩笑,以便让气氛轻松一点。

  “夫君好没正经,这么么多姐妹,这么多花样还不能让你尽兴咋地?还要取笑俨儿。让儿子听到了,你也不怕不好意思?”妙俨装出生气的样子。

  “俨儿就不要生气了,这不孩子不在,我给你开开玩笑嘛!难道我们就应该整天绷着个脸才对?”之后,两人自然是说笑着来到了客栈。

  大年初一终于就这样过去了,大年初二,穆青破天荒地与各位夫人、众位子女一起来到了襄阳的郭府拜年。郭靖、黄蓉一大早就忙里忙外,等着穆青他们来访。等到穆青等人来到,先是那些昨天就在这里乱了一天的小家伙们早已经收拾不住,率先跑进了大院,接着是穆青及其他的14位夫人先后进来见过黄蓉、郭靖并拜见了在后院的黄药师、洪七公和一灯大师等人。其中龙女、尤莉等人大家都是见过的,郭芙、程英、郭襄等三人本来都是自己人就更不必说,至于完颜萍、洪凌波、公孙绿萼、耶律燕、方圆等还曾经认黄蓉做了干娘,所以也不见外,只有后来新进帐的汪宜、赵诗诗、完颜如玉、妙俨算是真正的新人。大家见过面后,寒暄几句,便坐下用茶,小家伙们根本就坐在不住,早就在院子里疯开了。有的比武论剑,有的唱诗对队,年纪小的则在年纪大的带领下,燃放鞭炮和做着幼儿们的游戏。终于可以如此心情轻松地过上一个春节了,大人们也感到难得的心安理得和兴奋。

  为了自己的女儿,黄蓉现在表现的颇为大度,也许是年纪大了,母性的光辉开始放大,也许是在和穆青的最后的一次交谈过后,终于想明白了,既然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穆青,心里也许真的把穆青当成儿子一样了,所以内心把穆青所有的后代也都当成自己的孙子,自然对18个大小孩子,至少在表面上都像对待郭芙生的穆思间、穆思照和穆思晚一样,表现的说不尽的怜爱和关怀,只是人数太多根本就顾不过来罢了。当然现在黄蓉最关注的还是她的小心肝襄儿了,不单是她马上就要生了,最重要的还是她年纪最小,也最招大家喜爱不是。看着在龙女的带领下,众姐妹像亲姐妹一样亲密无间、互相关怀和扶持,黄蓉感到十分欣慰,也对穆青有了一丝莫名其妙的感觉和嫉妒。这个穆青,能把这么多的人间绝色纳入自己的桃花帐内,而且又都这样相亲相爱,其乐融融,成为自己的坚强后盾,也真是让人羡慕。看来常言说得不错,成功的男人首先需要家庭和顺,自己的家庭不也是这样吗!黄蓉现在明白了,也更相信了穆青的能力和处事方式。不想那么多了,但愿自己的女儿真的永远这样幸福和美满就是了。为了占据主动,黄蓉自己提议,后来的那几位也拜自己做干娘好了,免得有厚此薄彼之嫌,大家自是一阵欢呼,举行了一个像样的仪式。至于黄药师和洪七公更是合不拢嘴,白捡了这么多后辈,任谁都会高兴不是,何况今天又是大年初二呢!

  大家都入座之后,穆青端起酒杯率先站了起来,带领各位夫人和子女给长辈拜年敬酒,算是走了这一程序。接着自是你来我往畅怀痛饮。等到都喝得差不多的时候,穆青又一次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今天我们在这里向岳父、岳母拜年敬酒,也向各位前辈敬酒,享受一次天伦之乐,大家从心里感到高兴,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多少年来,大家终于可以在不担心外敌随时入侵的恐惧中过上一个新年。为了让我们的后代再没有这种恐惧和灾难,还有很多的事要做,现在驻守北方的几十万大军就在北方寒冷之地过着他们军人应有的春节。因此在座诸位虽然都是我的我亲人,当然也需继续努力,为早日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今天过后,不日我就要奔赴北方,岳父曾经多年在蒙古人生活,对于蒙古人的习性和地情知之甚详,因此还需要岳母割爱一段时间,请他到北方帮助料理一段北方的事务,当然我一定会派人保护它的安全,并让武修文、武敦儒二位划归他的麾下;另外,襄儿马上就要生了,我想把它留在岳母身边,除了随行的郎中大夫之外,一切就多劳岳母大人了。等大都事情一了,对北方的军事部署完成,我就会赶来接她们过去。”穆青今天来这里的主要目的除了与大家一起高兴一会外,就是这件事了,因为北面的事情非常重要,近百万大军在那里,哪能自己老待在后方?

  过了初二,忽必烈也终于传来了讯息,愿意与穆青合作。因此,穆青在大年初五之后就在在杨过的千命卫队的保护下,直接乘快马奔向大都南方军队总指挥部。这次跟着穆青来负责照顾穆青生活的是完颜萍、耶律燕、完颜如玉和妙俨等人。其他人等均在龙女的带领下暂居襄阳,明、月、松、间、照、清等六个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也被穆青带出去历练一下。

  有了忽必烈的合作和随行,已经被重重包围的大都城终于实现了不战而得。在正月30日这一天,穆一辱亲率大军进入大都城,接管了城防。整个北定中原的工作初步完成。根据整个形势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穆青抓紧对整体政治和军事部署做了一系列调整。在政权建设方面:

  一是抽调相当的力量帮助各地方政府加强政权建设,在新收复的淮河北部、以及后世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乃至甘凉河西走廊地带全面建立了三一教模式的地方政权和三一教分支机构,并任命了主持政务和军事的长官,充实司法和内部安全警察机构和人员,大力开展三一教教义传播和教务机构建设,提高居民信仰和理想。

  二是开始全面的清查汉奸和异族敌人活动,清查和甄别那些在旧军队里服役或投降的人员,凡是愿意为新政权效力、而且又不属于罪大恶极的一律准其有条件回归社会。也就是说,凡是一般的旧军队军事人员,只要真正洗心革面,宣誓效忠新政权并经考察合格的话,逐渐作为新的兵员参加南方军队;凡是没有重大恶迹将领和官员、和蒙古政权有关系的富人,只要将大部分财产捐献出来,也准其返回社会;对于那些豪商大富、大地主,只要不是恶霸、没有引起人民公愤的罪行,虽然他们肯定与蒙古政权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且其财富来源也肯定有说不清楚的地方,新政府也决定给他们一个出路,那就是捐出90%的财产,自动回归平常人的生活,则新政权也不再追究他们的过去;即使那些口碑较好的蒙古富人,也比照上述方式处理,捐出90%的财产,自动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只有少量的蒙古人的走狗和汉奸被镇压和没收财产,严格将镇压和清算人口限制在非常小的比例内,毕竟中原地区在异族统治下已经很多年了,很多人必然与统治者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穆青的这一规定,将90%以上的居民彻底解脱了,让他们很快地融入新社会。由于新政权建设需要大量财富,这些在外族占领期间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人阶层或者是官商恶霸,拿出他们大部分财产、也算说得过去,花钱免灾嘛!

  三是分田分地,巩固政权基础。考虑到北方地区久经战乱,居民死亡和流失,很多地方地广人稀,穆青命令各地方政府在抓紧健全户籍统计的基础上,将一切无主土地和没收的汉奸、蒙古贵族霸占的土地、恶霸大地主的土地以及那些为了洗清自己身份而捐献出来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然后按照人口每户以保持基本生活水平的20亩的水平分给那些无地的平民,剩下的土地以建立国家农场的方式暂时由专门机构进行经营,作为将来的土地储备,分配给将来新增的人口和住户。

  四是鼓励发展农、工、商等各项经济事业,鼓励创造财富和提高技艺,保证财源。

  在军事部署方面:

  一是原岳思北、陆秀夫集团总计10万骑兵、25万步军组成东集团,其中15万由南方来的步兵由陆秀夫率领返回闽赣,准备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外,剩下的人员和加上主要由吴一统的齐鲁籍部下组成的的大军十万步骑兵以及由那些投降和新招收的北方籍士兵五万余人合并组成新的东集团军,在山海关、大定府一代休息待命,准备粮草和后勤支援。军事由岳思北、杨一等负责,政务、社会治安和后勤保障由杨一有、韩举负责。大军在休息两个多月后,待3月春暖花开时,兵分两路向东北原来金国的地域进发,其中韩举、杨一有一路率领主要由步兵组成的大军从大定出发,经沈州、辽阳府进军开京(后世的开城附近)占领高丽半岛,同时经咸平府占领曷櫴路和速頻路(后世的海参威);另一路岳思北、杨一等率领含十万骑兵的大军经上京(后世哈尔滨附近)占领胡里改路、蒲与路、上京路,大军直抵混同江入海口处,向西沿外兴安岭并在女真八个部落的配合下,将蒙古势力从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和大金山(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消灭和驱逐出去,并陈兵于外兴安岭西段和后世的黑龙江以北,从东面威胁蒙古本土。

  二是穆一辱、穆一鞑集团除留出步军五万交由穆一辱留守大都之外,杨一生率南方军队步军10万返回湘湖另有任务之外,剩下的15万步军、15万骑兵与燕赵太行山地区的吴一一属下调出的骑兵5万、步军10万组成中集团,由穆一鞑为主帅,杨一人、孟川、崔进为副帅出奉圣州、经桓州、临潢府出击大兴安岭以西河流众多、也是最富有的草原地带,占领蒙古的弘吉刺部,进抵后世的乔巴山一线;

  西路集团由穆一言、吴一万、吴一民集团的原15万步军和5万骑兵除留下5万步军留守东胜州一线之外,所剩军队与三晋大地补充的骑兵10万,步军五万合并组成,出东胜州直接向北进抵怯鲁连河一线,包围并进占大幹耳朵。

  同时还有占领原来西夏和陕西的杨一政集团,以原有10万骑兵、五万步军为核心,增加的由陕、甘、宁北方子弟组成的骑兵五万、步兵五万的西北第一集团,过黄河向偏西北地区进发,沿汪吉河,直至窝鲁朵城驻守。

  原来收复河西走廊一代的杨一才集团10万骑兵并与由甘凉弟子补充的5万骑兵和原来5万步兵为西北第二集团。除留下五万步军留守河西关隘外,其余各部也沿阿勒泰山东麓向西北进发,进抵扎木汗河待命。

  不过根据穆青的安排,除了东路集团按照计划在天气转暖后可以自行行动外,其他四路大军只是做好准备,研究和弄明白自己的进军路线和一切地形地物外,一切要等待穆青的统一命令。因为穆青除了上述的军事部署之外,还有另外重要一招,那就是政治和其他方面的攻势。

  作为政治攻势的第一个方面,那就是在阳春三月,原大蒙古四王爷忽必烈在其弟阿里不哥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后不久,也在大都宣称他自己根据原来蒙哥大汗的遗言以及蒙古兄终弟及的习惯,加上自己一直战功卓著,宣布被随行的各级蒙古权贵、兵将推举为蒙古大汗,并宣布阿里不哥为叛逆,命令大将伯颜、阿术率军讨伐,其主要兵力当然包括一部分经过穆青改造过的原来北方各地的汉族军队,但是主要力量当然是穆一辱和穆一言的部队,其中骑兵10万,步军10万,名义上伯颜、阿术分为正付大将,杨一人、吴一万为正副监军,甚至杨过也派出一千名特种部队加入骑兵部队,作为总指挥部的卫戍部队随军出发,穆青本人也随着这一路大军再次踏上了蒙古草原。不过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上次他基本上是单枪匹马,而且还要隐藏身,现在却不一样,他是大军在握,八面威风,而且是敌弱我强,胜券在握。当然穆青也向忽必烈许诺,一旦平定蒙古草原,忽必烈率领的那些愿意归顺汉人统治的蒙古族人将享受汉民族的同等待遇,军顿归中央,行政权力也按照地方自治的原则自行管理,忽必烈将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伯颜、阿术的疼痛之病也将被治愈,并被授为终生贵族和元老院成员。

  在南方军队猛烈的进攻势头下,阿里不哥利用忽必烈远在南方和那些保守的贵族对忽必烈坚持汉化理念非常不满的情绪,在这些王公贵族的支持下,率先宣布登上大汗之位,虽然他也感到了处境危险,但是说实话,他自己还真没有弄明白蒙古人现在的真正处境。因为他至今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更不是十分相信南方军队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和决心,在他看来,蒙哥汗的死肯定是一个偶然的意外,至于襄阳战役的结局恐怕也是大有水分的,多半是南方人虚张声势的后果,虽然它确实很久没有得到有关战争的什么消息了。他自己深知,他的两位兄弟、包括蒙哥汗和忽必烈王兄,特别是忽必烈一直自认为才高八斗、雄才大略,老喜欢和那些汉人谋士在一起,对他这个弟弟本来就不怎么重视,因此,也绝不会想到他现在会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弄不好还会兵戎相见。当然,对他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这次南征时,几乎所有的蒙古精锐全部被带走了,现在他手下全部集中起来也仅仅有不足8万人的弱旅,根本不堪一战。因此他在继承大汗位置后,确定了如果真的像传言的那样,蒙古军队大败,那就只能采用避敌锋芒,靠在大草原周旋、游击来尽量拖延时间,让南方大军疲劳不堪、给养无继最后退兵的策略,并从东部原来的金人地区收缩兵力,以确保蒙古自己的心腹领地。

  现在突然传来忽必烈在大都自封为大汉的消息,阿里不哥终于想明白了,看来蒙哥汗的死确实是真的,但是忽必烈大败的消息确实是有水分的,不然他何故还有余力在大都称汗,并且明目张胆地派大兵讨伐。不过,对于一直相当自负的阿里不哥来讲,虽然忽必烈的谋略可能确实比他高上一筹,但是如果他敢在南方军队的压迫下还敢公开向他挑战,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忽必烈襄阳失败本身那就是假传消息,他忽必烈在得知蒙哥大汗战死的消息后,为了争夺大汉的宝座,擅自退兵北归,当然在退兵时肯定遭到了南方人的袭击,很大的损失是肯定的,但到底有没有伤筋动骨,阿里不哥还真搞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争夺汗位的力量肯定还是有;再有一种可能就是也许真像传言的那样,忽必烈投降了南方军队,尽管阿里不哥很难相信,也从来不认为南方军队会有什么力量击败南征的两路大军,最后还会让忽必烈臣服。因此这种念头在阿里不哥的大脑子里只是一闪就给划掉了。他坚信了自己的看法,也开始对忽必烈的为了争夺权力不顾大局的做法有了成见,这种思想在留守的蒙古王公贵族圈子里一散播,大家都开始异口同声地开始讨伐起忽必烈起来,并一阵阵鼓噪,要倾各自全族的兵力和财力,追随大汗亲征,捉拿忽必烈这个叛臣贼子。

  阿里不哥被大家的激情给传染了,虽然他也想从西征的亲戚和自己的堂兄弟那里借点兵力,但是一是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自从蒙哥汗将窝阔台一系的子弟全部处死之后,那些堂兄弟们也都寒了心,对于蒙古本土的争权夺利根本就不再感兴趣,对于蒙古大汗的指令和召唤更是阳奉阴违,根本就不再买账了,因此指靠他们也没有多大希望。想来想去,阿里不哥还是决定亲自出征,毕竟如果是外地来犯,他可以采取游击和逃跑的战略,靠兜圈子取胜,现在是叛乱的臣子在挑战,如果仅是逃跑或让出大幹耳朵乃至和林行宫,那他这个大汗干脆也就不要当了,在这么多蒙古王公面前丢不起这个人不是。

  因此经过反复考虑和计划,阿里不哥终于做出决定,亲率大军迎击忽必烈的部队,并向忽必烈下了战书,准备在五月底,过了春天青黄不接最艰难的时节在大幹耳朵以西、黑林行宫以南与忽必烈进行决战。之后,阿里不哥一面将东西各部力量收缩到附近,甚至把最北面的不里牙惕部、八刺忽部、豁里秃麻部、吉里吉斯部(后世的俄罗斯南部的蒙古部落)等五个部落里那些归顺蒙古后因为大量人员被征集派往西方,所剩无几的男丁老弱等全部集中起来,又凑了五万余人,抓紧征集粮草,训练士兵,准备决战。而忽必烈的军队则在接到决战的战书之后也在调兵遣将,摩拳擦掌。

  趁着这一难得的机会,穆青派遣的东路大军在三月中旬出发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先是韩举、杨一有率领的一路仅用了一个月就已经占领了预定的各个地点,并陈兵于高丽半岛,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而岳思北、杨一等一路则在女真各部的配合下在渡过黑龙江之后,根据战局需要,转而向西北进军,并与四月底到达幹难河上游地区(后世的赤塔一代)隐蔽休整;而其他各路大军则在四月初在名义上由伯颜、阿术率领的忽必烈的讨伐大军出发三天后连夜出发,目的就是给阿里不哥造成假象,把他当成一次纯粹是他们蒙古人自己之间的一场决斗。

  当四月底伯颜和阿术的大军抵达与阿里不哥约定的战场的时候,阿里不哥大军也开始由黑林行宫南下。而与此同时,中路的穆一鞑集团、西路的穆一言集团也开始即接近自己的目标。不过,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三路大军接到穆青的密令,沿途遇到的一切游牧部落人等一律斩尽杀绝,粮食牲口留为己用,一是减轻后方补给困难,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好歹这些地方现在各部落都开始出发寻找水草了,再说男丁都出去打仗或者被消灭了,剩下的一些弱小妇幼根本不敢和大军照面早早就躲开了,各路大军到没有犯下多少杀孽。饶是如此,也大大减轻了对后勤的需要,毕竟这次穆青做足了准备,也学习了蒙古人的经验,凡是骑兵和步兵身后,都跟着一头牲口负责驮带给养,再加上打一些秋风,倒是满足了供应。至于说遇到的蒙古部落受到一些惩罚也是应该的,谁让他们的子弟到处抢劫杀人呢,总该有点报应不是?

  终于两只大军面对面的对上了,这时阿里不哥才相信忽必烈这次是来真的了,尽管不见忽必烈本人,大概是心虚不愿见面吧!不过两军阵前阿里不哥熟悉的大将伯颜和阿术确实真的,双方并未多说什么话,阿里不哥倒是义正词严,要求伯颜、阿术弃暗投明,二位将领根本就不答话,倒是后面的亲兵一阵鼓噪,声称忽必烈才是真正的大汗,阿里不哥趁机篡位,与礼不服,赶快让位,双方话不投机,约定明天一早战场上定输赢。看到忽必烈的军队总数虽然比自己的多一些,但是骑兵数量则不如自己,尽管自己一方有些老弱病残在充数,但是骑兵数量毕竟多嘛!在这样的戈壁大草原上,步兵与骑兵的对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阿里不哥信心又高了起来,看来忽必烈在南方也确实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连步兵都拿来丢人现眼了。当晚阿里不哥与自己的亲信们议论时,是这样评价忽必烈大军的。

  第二天一早的发现更坚定了阿里不哥他们的推断。因为这个忽必烈,怎么一改原来的作风,变得一点也不像个蒙古汉子了,明明约好今天一早来个一决雌雄的,谁知道昨天夜晚竟然偷偷的将部队后退了五十里路安营扎寨,这明显是怯战和避战,竟然将那些战车和用木头棍子钉成的障碍物组成半圆形的障碍保护住自己的大营,得到这一消息的阿里不哥心里开始越发看不起忽必烈的所作所为,对伯颜和阿术也有点轻视,蒙古男人哪能这样?难道在南方呆久了,连性格也变得软弱了?因此阿里不哥和几个亲信议论了一下,决定大军先前推进50里路,再次扎下营寨,与伯颜、阿术约定,明天一定进行决战。

  让人感到可气的是,这个忽必烈这天晚上竟然还是如法炮制,又在晚上悄悄地后退了50里,这下可真把阿里不哥给惹火了,不但连懦夫、软蛋等侮辱的字眼都骂了出来,甚至打算干脆直接开始冲锋,长途奔袭50里后进攻伯颜的大营,只是后来在左右亲信的阻挡下才压住了怒火。因为部下担心,如果长途奔袭后再进攻,不要说士气有点问题,再说要首先突破他们的障碍物,势必会先遭致对方的一阵乱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还是正大光明的决斗才好。因此,阿里不哥才决定再忍他们一天。

  到了第三天早晨,情况变得更可笑了,这个忽必烈,竟然在晚上将自己的部队后撤了整整100里路,简直都成了逃兵了。阿里不哥肺都要气炸了,赶到忽必烈大军的阵前公开叫嚷,如果明天再不应战,干脆投降好了,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呢!连那个女人都不如。气得伯颜和阿术也开口大骂,声称明天一早一定决一生死,并发誓,如有违背,犹如断箭,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自信。

  当然穆青也向忽必烈许诺,一旦平定蒙古草原,忽必烈率领的那些愿意归顺汉人统治的蒙古族人将与汉人一视同仁,成为汉人国家的居民,参加选举自治区域地方领导人,忽必烈将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伯颜、阿术的疼痛之病也将被治愈,并将被授为终生贵族和元老院成员。

  再说北方的阿里不哥,虽然在各地贵族的倡议下趁着忽必烈陷在南方不能返回之际,登上大汗之位的,虽然他也感到了处境危险,但是心里还是有所不解的,特别是对南方军队的进攻势头感到十分不解,他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真正的弄明白,南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直到最后,他还不是十分相信南方军队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和决心,也不认为形势真的有这样危机,在他看来,蒙古汗的死肯定是一个偶然的意外,至于襄阳战役的结局恐怕也是大有水分的,多半是南方人虚张声势的后果。一则因为它确实很久没有得到有关战争的什么消息了,再说两位兄弟、包括蒙哥汗和忽必烈王兄,特别是忽必烈,自认为才高八斗、雄才大略,老喜欢和那些汉人谋士在一起,对他本来就不怎么重视,这也让阿里不哥感到不满。而且在这次南征时也罢几乎所有的精锐全部带走了,现在他手下全部集中起来也仅仅有不足8万人的弱旅,根本不堪一战。因此他在继大汗位置后,确定了如果真的像传言的那样,就只能采用避敌锋芒,靠在大草原周旋、游击来尽量拖延时间,让南方大军疲劳不堪、给养无继最后退兵的策略,并从东部原来的金人地区收缩兵力,以确保蒙古自己的心腹领地。

  现在突然传来忽必烈在大都自封为大汉的消息,阿里不哥终于想明白了,看来蒙哥汗的死确实是真的,但是忽必烈大败的消息确实是有水分的,不然他何故还有余力在大都称汗,并且明目张胆地派大兵讨伐。不过,对于一直相当自负的阿里不哥来讲,虽然忽必烈可能确实比他高上一筹,但是如果他想在南方军队的压迫下还敢公开向他挑战,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忽必烈襄阳失败本身那就是假传消息,他忽必烈在得知蒙哥大汗战死的消息后,为了争夺大汉的宝座,擅自退兵北归,当然在退兵时肯定遭到了南方人的袭击,很大的损失是肯定的,但到底有没有伤筋动骨,阿里不哥还真搞不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争夺汗位的力量肯定还是有;再有一种可能就是也许真像传言的那样当得到忽必烈投降了南方军队,尽管阿里不哥很难相信,也从来不认为南方军队会有什么力量击败南征的两路大军,最后悔让忽必烈臣服,因此阿里不哥大脑子里这种念头只是一闪就给划掉了。他坚信了自己的看法,也开始对忽必烈的为了争夺权力不顾大局的做法有了成见,这种思想在留守的蒙古王公贵族圈子里一散播,大家都开始异口同声地开始讨伐忽必烈起来,并一阵阵鼓噪,要倾各自全族的兵力和财力,追随大汗亲征,捉拿忽必烈这个叛臣贼子。

  阿里不哥被大家的激情给传染了,虽然他也想从西征的亲戚和自己的堂兄弟那里借点兵力,但是一是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自从蒙哥汗将窝阔台一系的子弟全部处死之后,那些堂兄弟们也都寒了心了,对于蒙古本土的争权夺利根本就不再感兴趣,对于蒙古大汗的指令和召唤更是阳奉阴违,根本就不再买账了,因此只靠他们也是没有多大希望。所以想来想去,阿里不哥还是决定亲自出征,毕竟如果是外地来犯,他可以采取游击和逃跑的战略,靠兜圈子取胜,现在是叛乱的臣子在挑战,若果仅是逃跑或让出大幹耳朵乃至和林行宫,那他这个大汗干脆也就不要当了,在这么多蒙古王公面前丢不起这个人不是。

  因此经过反复考虑和计划,阿里不哥终于做出决定,亲率大军迎击忽必烈的部队,并向忽必烈下了战书,准备在五月底,过了春天青黄不接最艰难的时节在大幹耳朵以西、黑林行宫以南与忽必烈进行决战。之后,阿里不哥一面将东西各部力量收缩到附近,甚至把最北面的不里牙惕部、八刺忽部、豁里秃麻部、吉里吉斯部(后世的俄罗斯南部的蒙古部落)等五个部落里那些归顺蒙古后因为大量人员被征集派往西方,所剩无几的男丁老弱等全部集中起来,又凑足了五万余人,一面征集粮草,训练士兵,准备决战。而忽必烈的军队则在接到决战的战书之后也在调兵遣将,摩拳擦掌。

  趁着这一难得的机会,穆青派遣的东路大军在三月中旬出发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先是韩举、杨一有率领的一路仅用了一个月就已经占领了预定的各个地点,并陈兵于高丽半岛,而岳思北、杨一等一路则在女真各部的配合下在度过黑龙江之后,根据战局需要,转而向西北进军,并与四月底到达幹难河上游地区(后世的赤塔一代)隐蔽休整;而其他各路大军则在四月初在名义上由伯颜、阿术率领的忽必烈的讨伐大军出发三天后才连夜出发,目的就是给阿里不哥造成假象,把他当成一次纯粹是他们蒙古人自己之间的一场决斗。

  当四月底伯颜和阿术的大军抵达与阿里不哥约定的战场的时候,阿里不哥大军也开始由黑林行宫南下,而与此同时,穆青的中路的穆一鞑集团、西路的穆一言集团也开始即接近自己的目标。不过,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三路大军接到穆青的密令,沿途遇到的一切游牧部落人等一律斩尽杀绝,粮食牲口留为己用,一是减轻后方补给困难。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好歹这些地方现在各部落都开始寻找水草,再说男丁都出去打仗或者被消灭了,剩下的一些弱小妇幼根本不敢和大军照面早早就躲开了,各路大军都没有犯下多少杀孽。饶是如此,也大大减轻了对后勤的需要,毕竟这次穆青做足了准备也学习了蒙古人的经验,凡是骑兵和步兵身后,都跟着一头牲口负责驮带给养,再加上打一些秋风,倒是满足了供应。至于说遇到的蒙古部落受到一些惩罚也是应该的,谁让他们的子弟到处抢劫杀人呢,总该有点报应不是?

  终于两只大军面对面的对上了,这时阿里不哥才相信忽必烈这次是来真的了,尽管不见忽必烈本人,大概是心虚不愿见面吧!不过两军阵前阿里不哥熟悉的大将伯颜和阿术确实真的,双方并未多说什么话,阿里不哥倒是义正词严,要求伯颜、阿术弃暗投明,二位将领根本就不答话,倒是后面的亲兵一阵鼓噪,声称忽必烈才是真正的大汗,阿里不哥趁机篡位,与礼不服,赶快让位,双方话不投机,约定明天一早战场上定输赢。看到忽必烈的军队总数虽然比自己的多一些,但是骑兵数量则不如自己,尽管自己一方有些老弱病残在充数,但是骑兵数量毕竟多嘛!在这样的戈壁大草原上,步兵与骑兵的对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阿里不哥信心又高了起来,看来忽必烈在南方也确实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连步兵都拿来丢人现眼了。当晚阿里不哥与自己的亲信们这样议论道。

  第二天一早的发现就更坚定了阿里不哥他们的推断。因为这个忽必烈,怎么一改原来的作风,变得一点也不像个蒙古汉子了,明明约好今天一早来个一决雌雄的,谁知道昨天夜晚竟然偷偷的将部队后退了五十里路才安营扎寨,而且明显是怯战和避战,竟然将那些战车和用木头棍子钉成的障碍物组成半圆形的障碍保护住自己的大营,得到这一消息的阿里不哥心里开始越发看不起忽必烈的所作所为,对伯颜和阿术也有点轻视,蒙古人男哪能这样,难道在南方呆久了,连性格也变得软弱了。因此阿里不哥和几个亲信议论了一下,决定大军先前推进50里路,再次扎下营寨,与伯颜、阿术约定,明天一定进行决战。

  让人感到可气的是,这个忽必烈这天晚上竟然还是如法炮制,又在晚上悄悄地后退了50里,这下可是真把阿里不哥给惹火了,不但连懦夫、软蛋等侮辱的字眼都骂了出来,甚至打算干脆直接开始冲锋,长途奔袭50里后进攻伯颜的大营,只是后来在左右亲信的阻挡下才压住了怒火。因为部下担心,如果经过长途奔袭后再进攻,不要说士气有点问题,再说要首先突破他们的障碍物,势必会先遭致对方的一阵乱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还是正大光明的决斗才好。因此,阿里不哥才决定在忍他们一天。

  到了第三天早晨,情况变得更可笑了,这个忽必烈,竟然在晚上将自己的部队后撤了整整100里路,简直都成了逃兵了。阿里不哥肺都要气炸了,赶到忽必烈大军的阵前公开叫嚷,如果明天再不应战,干脆投降好了,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呢!连那个女人都不如。气得伯颜和阿术也开口大骂,声称明天一早一定决一生死,并发誓,如有违背,犹如断箭,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自信。

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0120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