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朝阳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旭日东升,阳光渐渐穿透夏日清晨的薄雾,撒在一方小院中。

  此处倒也算布置得情趣盎然。不仅蕉棠两植,且又有湘妃竹几丛,栽于墙角。清风过处,窗纱上竹影摇摇,倒映得床边女子脸上半明半暗,难以分辨。

  阿齐在外轻轻扣门道:“娘子,你起了吗,我进来了。”

  说着便推门而入。床上女娘却只微微皱一皱眉,睁开眼睛后还兀自躺在那里发呆。

  阿齐不由轻轻一笑,便先将她扶起,又将拧好的湿帕轻轻擦在她脸上,之后才替她宽衣梳洗。

  看着镜中女子的脸,阿齐不由感叹: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七夕那夜后,她与公主便离开了京城。如今来婺州也已是半月有余。之所以到江南来,一方面是因为这里乃是公主母亲的家乡,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阿沅了。

  每每听到那位被雇来照顾信安县主的大娘“囡囡,囡囡……”地叫着阿沅,阿齐总能从公主的眼中读到水一般的柔情。

  她心中便道:想来公主幼时,她的母亲一定也是这样叫她的吧。

  说起自家公主,其实与这新城公主的出生时日相差并无多,然而境遇却是天壤之别。

  当然这也是因为,新城公主的母亲乃是长孙皇后,而公主的母亲不过一普通宫人。太宗皇帝一时心血来潮,临幸了她,她不久居然就被诊出有孕了。

  宫中人人都说她有运道,可是她怀胎十月,生的不过是一位公主。且又与长孙皇后的临产期撞上了,谁还能记得她呢。

  她虽然为圣上添了一个公主,可太宗的儿女实在也是太多了。阿齐相信,若是开家宴时无人指点,只怕皇帝自己都未必知道席上都有谁。

  公主无声无息地长至八岁,本以为也将这样继续沉寂下去,可有一天她似乎时来运转,居然有了封号。

  当然,这也是托她那位显贵妹妹的福。

  那些日子,礼部正因为新城公主的封号绞尽脑汁,到处翻阅旧档,于是大家这才好像突然发现,雪羽楼内原还有一位柳宫人并一位幼年公主。

  如此是年八月,这位普通宫人所出的公主,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与她的妹妹新城公主一同获得晋封。

  大家这才发现:这位小公主虽然长在禁中,少与人来往,倒也举止得体,谈吐有度。更兼容貌出众,只是八岁小儿,却仿佛白雪攒成,如玉如冰。太宗皇帝虽是见惯了美人的,这一刻也不由得得对她多注目了些。

  旨意最后定下:她为常山公主,新城公主则初封为衡山郡公主。只是她之所谓封号不过虚名,新城公主却还同时获得大片采邑。

  不过这个皇帝父亲也不算全然无情。在册封结束后,又下了一道恩旨为她赐名,随后还将她迁至揽月殿。

  如此对这样一位出身的公主来说,也算是格外荣宠了。

  然而公主却并不高兴,比起父亲起的新名字,她更喜欢母亲叫她囡囡,比起揽月殿,她也更爱母亲所居的雪羽楼。

  她哭红了眼眶,却也知自己日渐成年,不可能再与母亲居于一处。柳氏虽也难过,可见女儿终于不枉费她素日教导,在宫中崭露头角,有了一席之地,终究也还是欣喜更多的。

  阿齐正是在此时,被指派到了揽月殿,贴身照顾这位小公主;而其妹妹阿姜,却整好被配至朝阳殿,去服侍另外一位更为尊贵的公主去了。

  不想阿齐这一待,就是十一载。这十一年里,她与公主虽名为主仆,实际上却更像姊妹。

  公主在宫中无依无靠,与姊妹们也很少来往,只有三兄李恪时时还来看她。

  只是这些年她日渐长成,吴王虽与她是兄妹,却也要避嫌,不得常来了。可巧信安县主不久后出生,兄长便常将小侄女放在妹妹处,只望幼儿天真,可以为她暂解烦忧。

  可永徽四年的这一场无妄之灾,终于还是打破了宫中难得的平静。

  一位大唐有史以来最为骄奢淫逸的公主,因为纵欲无度,在贞观朝时就已经因为一只玉枕闹出了丑闻。是时太宗皇帝震怒,最终杀死了公主的心爱之人--辨机。

  皇帝的本意是希望女儿能就此收敛性情,可谁知新皇登基后她却变本加厉,竟于禁宫内向掖庭令陈玄运问询鬼神巫蛊、星宿之事,还妄图拥立荆王为帝。事泄后房遗爱为了免死,居然又去诬陷吴王李恪谋反。

  那一日,公主外出久久未归。阿齐正预备出门寻找,公主却仿佛失魂落魄一般先回来了。

  阿齐见她神色不对,正待详询时,公主却忽认真看着她道:“阿齐,此番高阳公主谋逆事,兄长他可能躲不过去了,我大概也要受到牵连。你服侍我多年,缘尽就在此刻。你需速离宫中,至你妹妹处,或可免祸。现在你快走,马上走!听见没有?”

  公主见她不动,便伸手使劲搡了她一下。阿齐乍闻噩耗,顿时惊怖不已道:“公主,既然如此,你和我一起走。”

  她却无奈摇头道:“不行的,来不及了。宣旨的内侍此刻已在路上。我又不会武功,你不过宫女而已,出宫不会引起注意。去吧,我若不死时,你再回来。我若死了,记得照顾我母亲,柳氏。这么多年了,我只能在心里这样叫她,我可是真想亲口叫她一声啊。”

  阿齐不由哭道:“我不走,我陪着公主。生死在一起。”

  公主却只灰心看着她道:“那又是何必呢?这世间,人人最终都是要自己走的。忘川河要自己渡,孟婆汤要自己饮。你既替不了我,我也替不了你,又何苦一起?快走吧,别忘了我的话。”

  阿齐见她心灰意冷,知道此刻劝不了她,便答应下来,只说了声:“公主保重。”后便匆匆离开了。

  只到底担心她,出殿后却不曾真走,而是一跃上了屋顶。

  果然不过片刻,她就看见数名禁军拥着宣旨的人朝揽月殿过来了。阿齐一看清他们手里捧着的东西,刹那间几乎目眦欲裂。

  眼看着这队人进殿了,她只好轻轻掀起一块琉璃瓦,向内看去。

  只见公主跪在殿中,一小内侍上前,公主便从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阿齐在上看不到公主的脸,却见她弓着腰,捏着拳头,想她此刻定是疼痛难忍,不觉心如刀绞,眼中模糊一片。

  等到视野再清晰时,就已见一内侍上前验看公主,之后便挥手招来两个人,盖上白布,将公主抬走了。

  这短短的时辰,对阿齐来说不啻有一辈子那么长。她的指甲深深陷在肉里,她的嘴巴里满是鲜血。她无数次想要冲下去,又无数次生生忍住。她想起公主说到她的母亲,柳氏。是啊,她得活着,她得活着。

  看看如今多好啊,公主不是还在自己身边吗。阿齐看着镜中公主的脸,与她相视一笑。多好的清晨啊,这如此美丽的阳光……

长安逐月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48206/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