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白马1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1

  春寒料峭,天色灰暗,葱绿的麦苗在阴冷的空气中瑟瑟发抖。这一片广阔的麦田,犹如一汪微澜轻泛的湖水,让人感觉脚下所踩的大地也在微微荡漾。

  望着对面远处的小山坡上那一匹著名的白马,厄尼斯特·卢瑟福的思绪缥缈起来,他想起了新西兰老家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骑着白马牧羊的年轻时代的父亲,还有站在木板栅栏围成的篱笆门口遥望父亲的年幼的自己,那时的他从来没有想过长大后会远离家园,来到地球另一端的祖辈的母国。

  这里的初春,正是老家的盛夏,老家的草原上应该开满星星点点的鲜花了吧。农场翠绿的土豆苗和这里的麦苗一样,绵绵延延地从家门口一直伸向远方的天际,此时它们也应该开花了,那些粉白的、淡紫的、浅红的土豆花,总是如调皮的星星一样不断地从绿色的海洋中钻出来。

  这对种植它们的农民来说,却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虽然土豆的花儿很漂亮,但并不受农民的欢迎,它们会和根茎争夺营养,让土壤里的土豆发育不良。所以一到土豆开花的季节,农民就像如临大敌一样,将全家老小都动员起来,风风火火地搜寻和掐灭刚冒出头的土豆花蕾。

  那时的自己,是多么厌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抹蕾工作呀——花蕾抹得越干净,土豆的收成就越丰厚,而这又意味着要挖要削的土豆也越多。

  农家的活总是干不完,农家的少年也总是被这些简单重复的活儿弄得不耐烦。可是,在狭小的实验室里埋头几十年之后,看着这异国的乡野,卢瑟福不禁怀念起那段岁月来了。

  “尊敬的卢瑟福教授。”一旁的克莱顿郡公爵打断了卢瑟福的遥想,直奔主题地问道:“您能不能告诉我,5号实验室的研究,现在有什么新的进展?”

  “回公爵阁下。”厄尼斯特·卢瑟福收回远望的目光,看了看公爵,想了想回答道,“还是和以前一样,由它引发的相关研究进展不小,但公爵所想要的研究方向却停滞不前。”

  “希特勒如愿地得到了他想要的政权,等着看吧,战争的阴云已经爬上了欧洲的天空。”克莱顿郡公爵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似乎有些忧虑地说,“我们的步伐必须加快呀,说不定哪一天战争就爆发了。”

  “前年,查德威克证实,德国人博特发现的不带电的γ射线,就是我当年预言的中子。狄拉克波动公式中预言的反电子也在美国的实验室得到证实。”厄尼斯特·卢瑟福缓缓地说,“这意味着,我们不单推开了原子核的大门,而且还有可能制造出地球上不存在的新元素。”

  “新元素,真的可以人工制造出来?”克莱顿郡公爵不太相信。

  “理论上是可以的。”厄尼斯特·卢瑟福的回答不容置否,“我当初用来轰击原子被反弹出来的α射线,其实就是质子。用质子轰击由质子构成的原子核,因为带有相同的电性,它会被反弹出来。但如果用中子来轰击原子核,它就有可能在原子核内留下来,这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虽然没有改变,却多了一个中子,质量得到增加,就变成超重的同位素。但是,中子呈现为电中性并不是固定的,如果它被激发出一个电子,就失去电中性转变为质子。质子数一经改变,那么这个原子的元素性质也就随之改变,比如铂原子增加一个质子,就变成了金原子,金原子增加一个质子就变成了汞原子,以此类推,凡是现在元素周期表上空缺的没有发现的元素,我们都可以制造出来。”

  “这不就是说,我们可以像上帝一样无中生有,创造出新的物质来?”

  “严格地说,这并不是无中生有。假如真有上帝,我们依旧是用上帝创造的原材料进行新的组合而已。只不过这个原材料,不再是从前认为的原子,而是组成原子的更小的粒子。”厄尼斯特·卢瑟福顿了顿道,“如果真能无中生有,只有神学里的上帝才能做到。”

  “那么,这个进程现在进行得怎么样?”

  “据我所知,意大利人费米已经在着手做这样的实验。他发展了量子统计学,使某类亚原子粒子的大量聚集行为得以定量描述。目前,他得到了墨索里尼政府的支持,正准备用博特发现的中子轰击原子核。”

  厄尼斯特·卢瑟福停了一会儿,补充道,“费米是波恩的学生。”

  “嗯,又是德国人的门徒。”克莱顿郡公爵搓了搓手,突然问道,“你认为,有什么方法,可以削弱德国人的科研力量。”

  “嘿——”厄尼斯特·卢瑟福苦笑道,“这个不用公爵阁下劳心,他们把纳米卒选上台,就已经在削弱自己的科研力量了。”

  “这话怎么说?”

  “谁不知道纳米卒的反犹主义?在欧洲,不仅仅是德国,很多出色的科学家都和犹太人有脱不了的关系,要么是犹太人的家属,要么本身就是犹太人。爱因斯坦已经宣布脱离德国国籍,以后会有更多的科学家离开德国甚至德国势力所及的国家。费米的妻子也是犹太人,等着看吧,如果纳米卒的实力盖过了墨索里尼,他也不可能留在意大利。”

  “可是,自从强制性的义务教育推行后,德国的人才一点也不缺啊,而且政府还组织了那么多科研机构和大型实验室。”

  “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实验室虽然很重要,但这种流水线式的规范教育只能培养一流的工程师,不能培养具有创新性的领军人物。创新人物,不是靠计划能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里酝酿出来的,某种意义上,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然,它也有一定的出现概率。但德国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氛围,概率不会有多高。这些从不同领域中涌现出来的领军人物,相互探讨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科研的生态圈。一旦某一环节的人才突然离开,生态圈里的某一根链条就会断裂,生态就不再完整,整个研究工作就很难顺畅开展。如果占据重要科研岗位的犹太人或犹太人家属突然大面积离开,不可想象,这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你这么一说,我就知道怎么做了。”克莱顿郡公爵宽下心来,“看来,我得给纳米卒加把柴,让他们在察觉到危险之前把事情做完,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加把柴?”厄尼斯特·卢瑟福愕然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公爵阁下。”

  “这是政治,敬爱的教授,不要浪费你聪明的头脑在这些俗事上面,这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做的。”

射天歌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73162/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