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争斗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通轨坊新城公主府内。

  正是晚饭时分,府内众人来来去去,颇为忙碌。

  新城公主乳名皎皎,先帝在世时对她甚为宠爱。这几日她生辰将近,兄长下旨特地为她道贺。倒因此勾得她想起许多往事。

  恍惚中又记起那一年,也是正值她生辰。父亲宣召,她便早早来到,于立政殿等着面见父亲。

  那时却正是东风迟迟,春日将至。她走进去时,姐姐晋阳公主正临窗书写。彼时她不过垂髫,腕力不足,书法还欠缺火候。明达姐姐却已将一手飞白写的出神入化,与父亲几无二致。

  一时父亲进来,便将她抱起,二人同观。她在父亲怀中,只看得到姐姐洁白颈项并玉色耳坠,悬腕之间,纹丝未动。一时她仿佛写完一张,便温婉仰首,早春阳光中只见她嫣然一笑,霎时便如山花般烂漫纯真:“父亲,兕子写的像吗?”

  新城公主清楚记得,那一刻父亲眼中的宠溺与骄傲之情。然而世事无常,晋阳公主未及成年便已夭折,父亲痛彻心扉,甚至还曾为此几度罢朝。

  也就是在那一年,她以八岁幼龄即获封衡山郡公主,是时大唐《六典》中有制曰:“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

  然而当时父亲却为了她公开逾制册封,且未等到及笄时就已赐下大片采邑,其中甚至还有位于王幾内的汤沐邑。新城公主常常想:父亲如此公开逾制,可能也是有几分补偿姐姐的缘故吧。

  因婚期恰逢太宗皇帝孝期,新城公主不得不蹉跎三载,及至双十年华方才完婚。皇帝兄长想必甚为不忍。因此去岁大婚时,不独典仪极尽奢华,且又再次加封她为新城长公主,同时增邑五千户。

  而公主的夫家长孙氏,早在新城公主前就已“三尚”公主。如今先帝最后一位嫡女再次花落长孙家,世人皆谓为人臣者,已是荣耀至极。

  新城公主虽出身显赫,却难得并无骄矜之气。成婚后,与夫君长孙诠可谓琴瑟和谐,恩爱互敬。上有兄长爱护,下得夫家看重,公主婚后的生活自然十分适意。

  然而最近,新城公主府却不知何故,怪事频频。这不,晚饭才毕,帮厨的高娘子就被鱼刺卡了喉咙。吞饭团,喝食醋……甚样法子都试过了,可就是咽不下去。当天夜里,不及等到家人延医诊治,就暴病而亡。

  第二日,公主府管家林深好容易把哭哭啼啼的高娘子一家打发走。谁承想这没过几天,府里又出事了。

  这夜,林管家正巧外出归家。至门前时却见家中大门开着半扇,心中不免警觉:难道有贼?

  他也没敢立刻进屋,只于门板上侧耳倾听,却好似闻得屋内有女子声气,心中不由纳罕。

  林深此人颇为恋旧,亡妻前岁过世后并未续娶。平日家中只有一老丈隔个十天半月行洒扫之事,今日却又不是他来的日子。除此之外唯有二子,因蒙长公主恩惠,已入长安太学,如今怎会有女子行迹?

  他百思不得其解,又忍不住好奇心,便推门而入。却见家中空无一人,自然也根本无有女子在内。

  不过清点一番,却并未有物件遗失。他便疑心是自己年纪渐长,耳背记性不好了:晨起离开时必是忘记锁门,适才又多半听岔了。为了保险起见,他到底还是换了把新锁。过后转头一忙,也就彻底将此事忘干净了。

  谁知今日公主生辰,他于府中迎来送往直至夜深。及至到家,早已是累得两条腿都快迈不动了,不想正欲掏出铜匙开门,却一惊发现,门锁居然又被打开了。

  时过宵禁,街市上早已空无一人。他四下看看,心中隐隐觉得不安。最终却还是想着定是今日又忘了锁门,遂上前试着将门推开。

  随着屋门开启,门轴便发出一阵令人难以忍受的吱呀声。林管家平日没觉得什么,此时却恨不得捂住耳朵不听才好。门开了,院内倒是一如既往,安静无人。

  只今晚无月,院中漆黑一片,夜色尤为浓重,恰似猛兽张口以待。他迟疑着迈过门槛,短短一步,便就此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第二日,公主府的人奇怪地发现,平日总是来得最早的林管家,今日已日上三竿,却依然不见踪影。

  ……

  太液池旁,含凉殿。

  武昭仪抱着李弘几乎是前脚刚至,后面王皇后与萧淑妃就也一并过来了。含凉殿确是夏日避暑绝佳之处,几乎是刚进殿,就有清凉气息扑面而来。

  因殿内存冰,自然是暑热不至。她二人本是匆匆赶来,通身微有闷热黏腻,在殿中不过片刻,便只觉冰肌柔滑,玉骨通透,宜人肺腑。

  经内侍通传后,二人便移步走入内殿。早有宫人为其挽起水晶垂帘,正见帘后今上与昭仪一同逗弄李弘。

  李弘是时方得周岁,一时开心咯咯笑起来,便露出米粒般的两颗门牙,粉红小脸上双眸黑白分明,宛如黑葡萄盛于银盆之中,清澈无比。

  孩童之笑,足可打动这世间最阴暗冷漠的心,两人的脸都不由得因这天真一笑而柔软了一瞬。

  可当她们的目光落在武昭仪身上--这个如今处在大明宫云巅之上的女人时,她们分明看见:无论是她的如云鬓发,如波眼眸,还是她白皙的双颊,红艳的双唇……都无一不在诉说她的幸福,她的满足。

  而这一切,又无不在映衬着她们的苍白、凄凉和难言的失意。

  寂寞宫花红,遥遥独自开。大明宫,这座全天下女子心之向往的无上富丽之处,也同时掩盖着无尽的孤独。

  众人一时默默,还是皇帝率先开口,悠闲道:“皇后,淑妃。怎得今日有空,倒一起过来了?”

  萧淑妃闻言回过神,只定睛望着天子,随即一脸庄重,敛衣下拜道:“臣妾斗胆在此:举发武昭仪之兄,宗正少卿武元庆。于返乡途中,强占民女,致人死命之罪。妾容后便递上苦主诉状,伏请陛下秉公处置,为民雪冤,以平民愤。陛下即位以来,律己甚严,日夜操劳,怎能让宵小之辈毁损陛下清誉。请陛下速速下旨明查,以正朝纲。”

  言毕便双手持握供状,平稳举过头顶。天子闻言,心中甚是厌恶,面上却故作吃惊道:“有此等事?淑妃却于何处知晓?朕倒尚且未曾听闻。”

  王皇后闻得她如此直言,一时倒有些埋怨对方吃相太难看,末了却是心内一喜。心道:她既如此着急,乐得去做恶人,自家正好轻松撇开干系。

  便与她一并跪下道:“此事都怪臣妾。只因淑妃妹妹今日来看臣妾,却恰逢舅父进宫禀奏此事。数日前,舅父曾于街市上被人拦轿喊冤,因事涉陛下后宫,便只查实后先行进宫密呈臣妾。淑妃妹妹向来嫉恶如仇,觉得如此恶行不可容忍,否则必对龙威有伤,对社稷有损。不过臣妾听闻后,却觉此事不宜在朝野议论,恐惹非议,未敢擅专,因此方与淑妃一道,来此请陛下决断。”

  萧淑妃听得皇后居然这样说,顿时鄙视不已。先前在清宁宫时,她分明比己更为慷慨激昂,此刻反倒为武氏说好话。

  皇帝心内烦躁,便只注目于昭仪,却见她只低头哄着李弘睡觉。对此间之事仿佛充耳不闻。身边内侍早将供状呈上,皇帝便指与昭仪。

  皇后淑妃都看见了这一幕,心中自是暗恨不已。不想昭仪却并未接过,只抱紧李弘,毫不避讳道:“自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况妾长兄乎?陛下不必忌讳,大可将此事明议朝堂,若吾兄确然有罪,妾绝不偏袒。”

  武氏素来聪慧,怎会不知无论发生何事,皇帝才是她此身唯一的凭峙。因此立心公正,先将自己撇清才是上策。更何况,以她对武元庆的了解,此事多半也不是假的。

长安逐月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48206/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